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腺肌症

什么是腺肌症

2025年10月27日 21:37:25
病情描述:

什么是腺肌症

医生回答(1)
  • 祝洪澜
    祝洪澜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疾病,发病与子宫肌层损伤、雌激素相关,有月经异常、痛经、子宫增大等表现,可通过B超、MRI、血清CA125测定诊断,治疗有药物和手术方式,育龄期、近绝经期、老年女性患腺肌症各有不同情况及相应处理。

    发病机制

    子宫肌层损伤相关:多次妊娠及分娩、人工流产、慢性子宫内膜炎等可造成子宫肌层损伤,使得基底层子宫内膜侵入肌层,引发腺肌症。例如,有过多次刮宫经历的女性,子宫内膜基底层细胞更容易异位到肌层。

    雌激素相关:雌激素可刺激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增生,在腺肌症患者中,子宫肌层内的异位内膜受雌激素影响,出现周期性增生、剥脱、出血等类似子宫内膜的变化,导致子宫肌层增厚、子宫增大等表现。

    临床表现

    月经异常: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部分患者月经量可较以往增多1-2倍,经期可延长至7-10天甚至更长。例如,原本月经5天干净、经量适中的女性,患病后可能出现月经7天仍未干净且经量明显增多的情况。

    痛经:多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疼痛部位多为下腹正中,常于月经前1周开始出现,直至月经结束。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疼痛较为剧烈,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比如,有的患者在月经来潮前就开始下腹部坠胀、疼痛,月经期间疼痛加剧,需要服用止痛药物才能缓解。

    子宫增大: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呈均匀性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质地较硬,一般子宫呈球形增大,如怀孕12-16周大小。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B超: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可发现子宫肌层增厚,回声不均,有时可见典型的小液性暗区。通过B超检查能初步判断子宫腺肌症的情况,比如测量子宫的大小、肌层增厚的程度等。

    MRI: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更清晰地显示子宫肌层的病变范围和程度,但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多用于诊断不明确的情况。

    血清CA125测定:部分患者血清CA125可升高,但升高幅度一般不如卵巢癌明显,可作为辅助诊断及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轻、有生育要求及近绝经期患者可试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如GnRH-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通过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导致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水平下降,使异位的子宫内膜萎缩,从而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无生育要求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子宫切除术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等。子宫切除术是根治性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大、无生育需求且病情严重的患者;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适用于有生育要求或年轻的患者,但术后有复发的可能。

    特殊人群情况

    育龄期女性:腺肌症可能会影响受孕,即使怀孕,也可能出现流产、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对于有生育要求的育龄期腺肌症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和备孕管理,密切监测妊娠过程。

    近绝经期女性:近绝经期的腺肌症患者,若症状较轻,可采取期待观察的方法,定期复查,因为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腺肌症可能会逐渐缓解。但如果症状较重,影响生活质量,也可考虑适当的治疗措施。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患腺肌症相对较少,若发生,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等因素,谨慎选择治疗方案,以最小的创伤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