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胃镜能检查胃吗问
不做胃镜能检查胃吗
-
胃部疾病的检查方法包括血液检查(胃蛋白酶原测定、血清胃泌素测定)、粪便检查(粪便隐血试验)、影像学检查(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腹部CT检查)、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虽有非胃镜检查方法,但胃镜检查优势不可替代,特殊人群选检查方法需综合考虑身体状况等因素。
一、血液检查
1.胃蛋白酶原测定:胃蛋白酶原由胃底腺主细胞和黏液颈细胞分泌,可分为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当胃黏膜发生病变时,其血清水平会发生变化,比如萎缩性胃炎患者胃蛋白酶原Ⅰ和Ⅱ水平可能降低,且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也会改变,不过该检查不能直接确诊胃部疾病,只是辅助诊断的一个指标,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因生理差异可能会有不同的参考范围,一般成年男性胃蛋白酶原Ⅰ参考值约60-240ng/ml,胃蛋白酶原Ⅱ参考值约11-50ng/ml,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约3-6;成年女性胃蛋白酶原Ⅰ参考值约20-150ng/ml,胃蛋白酶原Ⅱ参考值约8-30ng/ml,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约2-3。
2.血清胃泌素测定:胃窦G细胞分泌胃泌素,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窦黏膜炎症等情况可影响其水平,比如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血清胃泌素可能升高,但该指标特异性和准确性有限,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血清胃泌素参考值有差异,一般成年男性约10-160pg/ml,成年女性约10-180pg/ml。
二、粪便检查
1.粪便隐血试验:可以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微量血液,当胃部有溃疡、肿瘤等病变导致出血时,可能出现阳性结果,但该检查容易受饮食等因素干扰,比如食用动物血、肝脏等食物可能导致假阳性,不同人群只要按照规范操作进行检查即可,不过对于有消化道出血怀疑胃部病变的人群有一定提示作用。
三、影像学检查
1.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让患者口服钡剂,然后通过X线检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形态、蠕动等情况,能发现溃疡、肿瘤、狭窄等病变,比如溃疡可表现为龛影等,但对于微小病变、早期病变的检出不如胃镜敏感,不同年龄人群因胃肠道解剖结构略有差异,一般儿童进行该项检查时钡剂用量等需根据体重等调整,成人检查时需注意吞咽钡剂的配合等。
2.腹部CT检查:可以了解胃部周围组织器官的情况,对胃部肿瘤的分期等有一定帮助,但对于胃黏膜表面的细微病变显示不如胃镜,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腹部CT检查的辐射剂量等需综合考虑,比如儿童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四、呼气试验
1.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包括碳-13和碳-14呼气试验,通过检测患者呼出气体中幽门螺杆菌产生的尿素酶来判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炎、溃疡等胃部疾病相关,不同年龄人群进行该检查时注意事项略有不同,比如儿童进行碳-14呼气试验需谨慎,因为碳-14有一定放射性,可选择碳-13呼气试验,一般成人检查时按照要求空腹等即可。
虽然有上述多种非胃镜检查方法,但胃镜检查在胃部疾病诊断中仍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能直接观察胃黏膜情况,还可进行活检明确病变性质,对于一些通过非胃镜检查怀疑胃部病变的情况,可能仍需要进一步做胃镜检查来明确诊断。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等在选择检查方法时需综合考虑其身体状况等因素,比如老年人可能更关注检查的耐受性等,儿童则要考虑检查的配合度以及不同检查方法的安全性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