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激素六项有哪六项问
性激素六项有哪六项
- 
                                                                        
                        
促卵泡生成素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促进卵巢卵泡发育成熟等,女性不同周期有变化且有参考值,男性也有参考值,数值变化反映卵巢或睾丸功能状态;促黄体生成素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与FSH协同作用,女性不同周期有变化及参考值,异常升高可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雌二醇由卵巢卵泡分泌,是女性主要雌激素,随月经周期变化,有女性和男性参考值,可反映卵巢功能;孕酮由卵巢黄体分泌,女性不同周期有变化及参考值,可辅助判断排卵等;睾酮女性体内来源及参考值,升高可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男性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及参考值;泌乳素由垂体前叶嗜酸细胞分泌,非妊娠女性有参考值,妊娠时显著升高,升高可见于垂体泌乳素瘤等情况。
一、促卵泡生成素(FSH)
意义: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主要作用是促进卵巢的卵泡发育和成熟。在女性月经周期中,卵泡期FSH水平相对稳定,排卵期升高,黄体期下降。男性FSH主要促进曲细精管的生精作用。一般成年女性卵泡期FSH参考值约3.5~12.5mIU/mL,男性参考值约1.4~15.4mIU/mL,其数值变化可反映卵巢或睾丸的功能状态,如卵巢功能减退时FSH常升高。
二、促黄体生成素(LH)
意义:也是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与FSH协同作用,促进卵泡发育成熟、排卵和黄体形成。女性月经周期中,LH在排卵前形成高峰,黄体期下降。成年女性卵泡期LH参考值约2.4~12.6mIU/mL,排卵期可达14~95mIU/mL,黄体期约1~11mIU/mL;男性LH参考值约1.5~9.3mIU/mL。LH异常升高可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情况。
三、雌二醇(E2)
意义:由卵巢卵泡分泌,是女性主要的雌激素。其水平随月经周期变化,卵泡早期最低,随卵泡发育逐渐升高,排卵前形成高峰,排卵后稍下降,黄体期又逐渐升高。成年女性卵泡期E2参考值约25~140pg/mL,排卵期约130~400pg/mL,黄体期约100~275pg/mL;男性E2参考值约20~75pg/mL。E2水平可反映卵巢功能,如卵巢功能低下时E2降低。
四、孕酮(P)
意义:由卵巢黄体分泌,主要作用是促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女性月经周期中,卵泡期孕酮水平极低,排卵后黄体形成,孕酮水平迅速升高,黄体期达高峰,月经前下降。成年女性卵泡期P参考值约0.1~0.3ng/mL,黄体期约5~30ng/mL;男性P参考值约0.1~0.8ng/mL。孕酮可辅助判断排卵、妊娠等情况,如黄体功能不全时孕酮水平降低。
五、睾酮(T)
意义:女性体内睾酮主要来自肾上腺皮质及卵巢,少量由雄烯二酮转化而来。正常女性睾酮水平较低,成年女性参考值约15~70ng/dL。睾酮升高可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情况,可导致女性多毛、月经紊乱等。男性睾酮主要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维持男性第二性征等,男性参考值约280~1100ng/dL,睾酮异常可影响生精等功能。
六、泌乳素(PRL)
意义:由垂体前叶嗜酸细胞分泌,是一种多肽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乳腺发育及乳汁分泌。非妊娠女性PRL参考值约2.6~13.1ng/mL,妊娠时显著升高。PRL升高可见于垂体泌乳素瘤、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情况,可导致女性月经紊乱、泌乳,男性性功能减退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