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功能亢进的就医指征是什么问
脾功能亢进的就医指征是什么
-
出现血常规异常相关表现(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相应症状)、脾脏肿大相关表现(自身感知或体检发现)以及基础疾病(如肝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相关表现时,需警惕脾功能亢进并及时就医排查。
一、血常规异常相关表现
1.红细胞减少相关
若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且经检查发现红细胞计数(RBC)降低、血红蛋白(Hb)浓度下降,需考虑脾功能亢进的可能。例如,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Hb<110g/L,孕妇Hb<100g/L时,应就医排查脾功能亢进。这是因为脾功能亢进时,脾脏对红细胞的破坏增多,导致外周血中红细胞数量减少,引发贫血表现。对于儿童,不同年龄段正常Hb值不同,如6个月-6岁儿童Hb<110g/L,6-14岁儿童Hb<120g/L时,出现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也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与脾功能亢进有关。
2.白细胞减少相关
当频繁出现感染症状,如反复感冒、肺炎等,同时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WBC)低于正常范围(成人正常参考值4-10×10/L),应考虑脾功能亢进。因为脾功能亢进时,脾脏会过度破坏白细胞,使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减少,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对于儿童,不同年龄白细胞正常范围不同,如新生儿WBC(15-20)×10/L,1岁以内WBC(11-12)×10/L等,若儿童出现反复感染且白细胞低于对应年龄正常范围,需就医排查。
3.血小板减少相关
若有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同时血小板计数(PLT)低于正常范围(成人正常参考值100-300×10/L),应及时就医。脾功能亢进时,脾脏对血小板的破坏增加,导致血小板减少,从而出现出血表现。儿童血小板减少时,如出现皮肤不明原因瘀斑等,也需警惕脾功能亢进的可能,及时就医检查血小板等指标。
二、脾脏肿大相关表现
1.自身感知或体检发现
自己触摸到左上腹有肿块,或者在体检时通过超声等检查发现脾脏肿大,需就医进一步明确原因。脾脏肿大是脾功能亢进的常见体征之一,多种原因可导致脾脏肿大,如感染性因素(病毒感染、疟疾等)、血液系统疾病(白血病、淋巴瘤等)、结缔组织病等都可能伴随脾脏肿大,而脾功能亢进是其中可能的病因,所以发现脾脏肿大应及时就医排查。对于儿童,家长应定期关注儿童腹部情况,若发现左上腹异常隆起等情况,需及时带儿童就医检查脾脏情况。
三、基础疾病相关表现
1.肝脏疾病相关
本身患有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患者,若出现上述血常规异常表现或脾脏肿大等情况,更应警惕脾功能亢进的发生,需及时就医。因为肝硬化可导致门静脉高压,进而引起脾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脾脏淤血肿大,出现脾功能亢进。例如,乙肝肝硬化患者,出现面色苍白、白细胞减少等情况时,应尽快就医评估脾功能情况。对于儿童患有先天性肝脏疾病等情况,也需密切关注是否出现脾功能亢进相关表现并及时就医。
2.血液系统疾病相关
患有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出现贫血、感染、出血倾向等表现时,要考虑脾功能亢进的可能,需就医明确。因为这些血液系统疾病常可累及脾脏,导致脾功能亢进。比如淋巴瘤患者,若出现反复发热、淋巴结肿大伴血常规异常等情况,应就医检查脾脏状况,排查脾功能亢进。儿童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同样需要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及时发现脾功能亢进并就医。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