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肝脏上出现血管瘤应该怎么治疗

肝脏上出现血管瘤应该怎么治疗

2025年10月28日 20:50:47
病情描述:

肝脏上出现血管瘤应该怎么治疗

医生回答(1)
  • 王东
    王东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肝脏血管瘤无症状且直径小于五厘米者每6-12个月超声随访观察病情,直径大于五厘米等情况可手术,老年患者需评估心肺功能等,儿童手术需谨慎,介入治疗是找供血动脉注栓塞剂使瘤缺血坏死,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者,孕妇介入要评估胎儿安全,婴幼儿介入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一、定期随访观察

    对于无症状且肝脏血管瘤直径小于5厘米的患者,由于此类血管瘤通常生长缓慢且恶变风险极低,一般建议每6-12个月进行超声检查,监测血管瘤大小、形态等变化情况,通过定期随访观察其病情进展,若未出现明显变化则继续维持随访。二、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

    当肝脏血管瘤直径大于5厘米,或位于肝脏边缘有破裂风险,以及血管瘤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如压迫胆道导致黄疸、压迫胃肠道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肝血管瘤切除术等,通过直接切除血管瘤来解除相关风险和症状,但手术存在一定创伤,需综合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后选择。

    2.特殊人群考虑

    对于老年患者,需充分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基础状况,因为手术对身体的应激可能会对其心肺等器官功能产生影响,要在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的前提下进行评估和决策;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需格外谨慎,需权衡手术带来的创伤与血管瘤可能带来的风险,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尽量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三、介入治疗

    1.治疗原理

    通过血管造影找到肝脏血管瘤的供血动脉,然后注入栓塞剂,使血管瘤的供血动脉闭塞,从而让血管瘤缺血、坏死、缩小。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或手术风险较高的肝脏血管瘤患者。

    2.特殊人群情况

    孕妇发现肝脏血管瘤时,若病情需要考虑介入治疗,要充分评估胎儿的安全,因为介入治疗使用的栓塞剂等可能对胎儿有潜在影响,需多学科会诊后谨慎决策;对于婴幼儿肝脏血管瘤患者,介入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因为婴幼儿身体处于发育阶段,要最大程度减少治疗对其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