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监测血糖问
如何监测血糖
-
血糖监测包括血糖仪监测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糖尿病患者根据血糖控制情况有不同监测频率,非糖尿病但有风险人群也需定期监测,监测时要注意采血部位、试纸使用及血糖值影响因素,不同人群监测有各自特点及注意事项。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通过植入皮下的传感器持续监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能够每几分钟记录一次血糖值,进而绘制出全天的血糖波动曲线。它可以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更全面的血糖信息,尤其适用于血糖波动较大、低血糖风险较高的患者,包括不同年龄、不同病情的糖尿病患者,但儿童植入传感器时需特别注意操作的精准性和安全性,避免感染等并发症。
血糖监测的频率
糖尿病患者:
血糖控制稳定者:可每1-2周选择一天监测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或者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相应项目监测。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相对较弱,血糖波动可能不太典型,但仍需遵循医生制定的监测频率。
血糖控制不稳定或正在调整治疗方案者:可能需要每天监测空腹、餐后血糖,甚至包括睡前血糖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则需要更频繁地监测血糖,一般根据病情每天监测2-4次不等,以确保母婴血糖稳定,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发育等影响较大,所以监测频率和准确性要求更高。
非糖尿病但有血糖异常风险人群:如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等人群,可根据情况每月监测1-2次空腹血糖等,以便早期发现血糖异常情况。
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
采血部位:通常选择手指等部位采血,采血前可用温水清洁手指并擦干,采血时需注意消毒,避免感染。对于儿童,可选择手指侧面等较不敏感的部位采血,减少疼痛。
试纸使用:要确保使用有效期内的试纸,并且按照血糖仪说明书正确操作试纸,不同品牌血糖仪的试纸不能混用。
血糖值的影响因素:饮食、运动、药物等都会影响血糖值。例如,进食大量碳水化合物后血糖会升高,剧烈运动后血糖可能会降低,服用某些药物也可能对血糖产生影响。糖尿病患者在监测血糖时需记录当天的饮食、运动、用药等情况,以便医生更好地分析血糖波动原因。对于特殊人群,如患有肝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药物代谢等情况不同,血糖监测结果的解读需要结合其肝肾功能状况综合考虑。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