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关于心脏支架的安装操作过程

关于心脏支架的安装操作过程

2025年10月28日 22:03:10
病情描述:

关于心脏支架的安装操作过程

医生回答(1)
  • 范粉灵
    范粉灵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他提问

    心脏支架手术术前需全面评估患者病史等判断是否适合并完善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术中要准备穿刺部位、导入导管、造影明确病变、送入并释放支架,术后需监测生命体征及护理穿刺部位,关注不同人群如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等相关情况。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需全面了解患者病史,包括心血管疾病史(如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等)、既往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同时评估患者一般身体状况,如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行心脏支架手术。例如,若患者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可能影响术中术后药物代谢及恢复,需谨慎评估。

    2.术前检查:完善心电图检查以初步了解心脏电活动情况;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通过该检查清晰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的具体部位、程度及范围等,为确定支架放置位置提供精准依据。

    二、术中操作

    1.穿刺部位准备:通常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作为穿刺部位,对穿刺部位进行严格消毒、铺巾等操作,建立无菌操作环境,降低术中感染风险。

    2.导入导管:通过穿刺部位将导管逐步导入血管,借助X线透视等引导手段,将导管精准引导至冠状动脉开口处,为后续造影及放置支架做准备。

    3.造影明确病变:经导管注入造影剂,在X线透视下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精准确定需要放置支架的具体病变血管部位及范围等。

    4.送入支架并释放:将装有支架的球囊导管送至病变血管部位,通过加压等操作使支架膨胀并牢固地固定在病变血管处,恢复血管的通畅性,改善心肌供血。

    三、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对于老年患者,因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更需频繁且细致地监测心率、血压波动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异常变化;女性患者术后也需关注生命体征变化,尤其在特殊生理时期可能对身体恢复产生的影响;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术后要重点监测血糖,因高血糖可能影响穿刺部位愈合及心血管恢复等。

    2.穿刺部位护理:对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部位进行妥善护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渗血等情况,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发生。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皮肤愈合能力相对较差,更要加强穿刺部位的观察与护理;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易引发感染,需格外注意穿刺部位的清洁与消毒等护理措施。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