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室间隔缺损治疗的方法

室间隔缺损治疗的方法

2025年10月28日 19:28:11
病情描述:

室间隔缺损治疗的方法

医生回答(1)
  • 范粉灵
    范粉灵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他提问

    室间隔缺损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小型室间隔缺损无症状等可保守治疗并定期随访;手术治疗分传统开胸手术和介入治疗,中型、大型有症状等通常需传统开胸手术,部分适合介入治疗的按相应情况选择,同时需考虑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一、保守治疗

    1.适用情况:小型室间隔缺损有自然闭合的可能,对于无症状、生长发育正常的患儿,可先进行保守治疗,定期随访观察。一般小型室间隔缺损指缺损直径小于5mm或缺损面积小于0.5cm2/m2体表面积。

    2.注意事项:需注意避免患儿发生呼吸道感染等情况,因为感染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对于低龄儿童,要加强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减少与感染患者的接触。同时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心脏杂音变化以及心脏超声等检查结果,了解室间隔缺损的变化情况。

    二、手术治疗

    1.传统开胸手术

    适用情况:中型(缺损直径5-10mm)和大型(缺损直径大于10mm)室间隔缺损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对于有症状(如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活动耐力差等)的患儿,应尽早手术。另外,即使无症状,但心脏超声显示有左心室增大等改变的中型室间隔缺损患儿也需考虑手术。

    手术方式:通过开胸,在体外循环下修补室间隔缺损。手术可以直接对缺损部位进行修补,恢复心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特殊人群考虑:对于新生儿期的大型室间隔缺损患儿,如果出现严重心力衰竭等情况,可能需要在新生儿期就进行手术,但新生儿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综合评估患儿的整体状况。对于年长儿,手术的耐受性相对较好,但仍需根据患儿的心肺功能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2.介入治疗

    适用情况:部分室间隔缺损适合介入治疗,如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肌部室间隔缺损等。一般要求缺损直径小于10mm,且无明显的肺动脉高压等禁忌证。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通常建议大于3岁),如果符合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可以考虑介入封堵治疗。

    治疗原理:通过导管将封堵器输送到缺损部位,利用封堵器堵塞室间隔缺损,达到治疗目的。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特殊人群考虑:低龄儿童由于血管较细等原因,介入治疗的难度相对较大,风险较高,一般不作为首选。对于有肺动脉高压的患儿,需要先评估肺动脉高压的程度,如果是轻度肺动脉高压且有适应证,可以考虑介入治疗,但如果肺动脉高压严重,可能不适合介入治疗。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