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穿刺是怎么做问
羊水穿刺是怎么做
-
羊水穿刺在妊娠16-22周左右进行,术前要完善孕妇相关检查并准备无菌环境,穿刺时先定位、消毒再穿刺抽取20-30ml羊水,目的是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等疾病,有流产、感染、胎儿损伤等风险,术后要适当休息、观察异常症状,是有创产前诊断需规范操作及术后护理观察。
1.术前准备
孕妇准备:进行羊水穿刺前需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等,了解孕妇身体状况。还要通过B超确定胎盘位置、胎儿情况等。一般在妊娠16-22周左右进行操作,此时羊水量相对较多,胎儿较小,穿刺引起胎儿损伤的风险较低。对于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孕妇,都需要在合适孕周进行准备,若有既往不良孕产史等病史,更要严格把握时机并做好术前评估。
操作环境准备:操作需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准备好穿刺所需的器械等。
2.穿刺过程
定位:孕妇取仰卧位,再次通过B超定位穿刺点,一般选择羊水较多且避开胎儿、胎盘的部位。
消毒:对穿刺部位进行严格消毒,铺无菌巾。
穿刺:用穿刺针经腹壁、子宫壁进入羊膜腔,抽取适量羊水,一般抽取20-30ml左右羊水。在穿刺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孕妇的反应及胎心等情况,确保操作安全。
羊水穿刺的目的
羊水穿刺主要用于产前诊断,通过对羊水中胎儿细胞等的分析,可以检测胎儿是否患有某些染色体异常疾病,如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等,还可以检测一些单基因遗传病等。对于不同病史的孕妇,如家族中有遗传病史的孕妇,羊水穿刺能更精准地排查胎儿是否存在相关遗传疾病风险。
羊水穿刺的风险及注意事项
1.风险
流产风险:虽然羊水穿刺导致流产的风险较低,一般在0.5%-1%左右,但仍有一定概率发生。这与操作过程中对子宫的刺激等因素有关。对于高龄孕妇等本身流产风险相对较高的人群,需要在操作前后密切关注自身状况,医生也会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降低风险。
感染风险:操作过程中若无菌操作不严格等可能导致宫内感染,不过这种风险发生概率也较低。
胎儿损伤风险:在穿刺过程中有可能会损伤胎儿,但随着操作技术的提高,这种风险也在降低。
2.注意事项
术后休息:穿刺后孕妇需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等。一般建议休息1-2天左右。对于生活方式较活跃的孕妇,要严格遵循休息要求,以减少对子宫的刺激。
观察症状:术后要密切观察自身情况,如是否有腹痛、阴道流血、发热等症状,若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对于有特殊病史的孕妇,如既往有流产史等,更要加强术后观察。
羊水穿刺是一种有创的产前诊断方法,在操作前需要充分评估孕妇情况,操作过程要严格遵循规范,术后要做好相关护理及观察等工作。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