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糖尿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什么

糖尿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什么

2025年10月28日 15:52:21
病情描述:

糖尿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陈海翎
    陈海翎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向他提问

    胰岛素分泌异常包括1型糖尿病因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破坏致胰岛素绝对不足引发血糖升高等及2型糖尿病早期分泌高峰延迟后期不足伴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作用障碍在2型糖尿病中突出致血糖升高等,长期代谢紊乱引发大血管病变(损伤内皮细胞致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血管病)、微血管病变(累及视网膜、肾脏、神经等出现相应症状)及蛋白质代谢异常(糖基化增加致组织修复差等)。

    一、胰岛素分泌异常导致的病理变化

    1.1型糖尿病相关病理变化:主要是胰岛β细胞遭到自身免疫性破坏,使得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胰岛β细胞受损后,机体无法正常合成与分泌足够量的胰岛素来调节血糖,进而引发血糖水平显著升高,导致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表现为葡萄糖不能被有效摄取、利用,大量葡萄糖堆积在血液中。同时,脂肪代谢也会受影响,脂肪分解加速,生成过多酮体,若酮体堆积过多可引发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

    2.2型糖尿病相关病理变化:早期多存在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情况,后期逐渐出现胰岛素分泌不足。其发病还伴随胰岛素抵抗,即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肝脏、肌肉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效率下降,胰腺为了维持血糖平衡会代偿性分泌更多胰岛素,但随着病情进展,β细胞功能逐渐衰竭,胰岛素分泌量不能满足机体需求,最终也导致血糖调控失衡,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进而影响脂肪和蛋白质代谢。

    二、胰岛素作用障碍相关病理变化

    在2型糖尿病中,胰岛素作用障碍较为突出。胰岛素是调节葡萄糖代谢的关键激素,当出现胰岛素抵抗时,胰岛素不能很好地促进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使得葡萄糖在血液中滞留,血糖升高。同时,肝脏的糖异生作用会增强,进一步升高血糖水平。长期的胰岛素作用障碍还会影响脂肪细胞的代谢,导致脂肪分解异常,血脂异常等情况,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

    三、长期代谢紊乱引发的多器官损害

    1.血管病变

    大血管病变:高血糖等代谢紊乱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使脂质沉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常见于冠状动脉、脑动脉、下肢动脉等,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心血管疾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会使血管管腔狭窄,影响血液供应,进而引发相应器官的缺血性损伤。

    微血管病变:主要累及视网膜、肾脏、神经等部位。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可引起视网膜出血、水肿、新生血管形成等,严重时导致失明;肾脏微血管病变表现为肾小球硬化,出现蛋白尿、肾功能逐渐减退等;神经微血管病变会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出现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

    2.蛋白质代谢异常相关变化:长期高血糖状态下,蛋白质的糖基化增加,影响蛋白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组织修复能力下降,易发生感染等情况,且伤口愈合迟缓等问题也较为常见。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