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问
拔牙
-
拔牙前需通过口腔视诊、触诊及X线检查等明确牙齿状况并评估全身状况制定方案,拔牙过程包括选择合适麻醉方式后对松动或稳固牙进行相应拔除操作,拔牙后要进行止血创口处理、24小时内不宜刷牙漱口及选择温凉软食、24小时后轻柔刷牙保持清洁,还可通过冷敷热敷等处理疼痛肿胀,儿童拔牙需家长陪同操作轻柔术后关注,孕妇孕期特定时期谨慎拔牙操作轻柔,老年人拔牙前评估基础病拔牙后加强护理促进恢复。
一、拔牙前准备
1.口腔检查与评估:需通过口腔视诊、触诊及X线检查(如牙片、曲面体层片等)明确牙齿状况,包括牙根形态、与邻牙及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以制定合适拔牙方案。例如,通过X线可清晰观察阻生智齿与下颌神经管等重要结构的位置关系。
2.全身状况评估:需询问患者病史,包括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等,评估患者能否耐受拔牙操作。如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范围(一般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00mmHg)后再考虑拔牙。
二、拔牙过程
1.局部麻醉:根据拔牙部位选择合适麻醉方式(如浸润麻醉、阻滞麻醉等),注射局麻药时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准确注射以达到良好麻醉效果,减轻患者疼痛。
2.牙体分离与拔除:对于松动牙可直接拔除;对于稳固牙需先用牙挺将其挺松,再用牙钳将牙拔除,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及规范的拔牙步骤,避免损伤周围软组织及邻牙。
三、拔牙后护理
1.止血与创口处理:拔牙后需咬紧棉球压迫止血,一般30~40分钟后取出棉球。若仍有渗血,可更换棉球继续压迫。医生会对创口进行必要处理,如清理残留碎牙片等。
2.饮食与口腔清洁:拔牙后24小时内不宜刷牙漱口,避免破坏血凝块导致出血或感染。饮食宜选择温凉、软食,避免过热、过硬食物刺激创口。24小时后可使用软毛牙刷轻柔刷牙,保持口腔清洁。
3.疼痛与肿胀处理:拔牙后可能出现疼痛、肿胀,可通过冷敷(拔牙后24小时内)、热敷(拔牙24小时后)等方式缓解,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仅说明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剂量等服用指导)。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拔牙需在家长陪同下进行,操作时要更加轻柔,避免损伤恒牙胚。术后需关注儿童是否有出血、哭闹不止等情况,叮嘱儿童不要频繁舔舐创口,防止影响血凝块形成。
2.孕妇:孕期前3个月及后3个月一般不建议拔牙,避免因拔牙刺激引发宫缩导致流产或早产。若必须拔牙,需选择孕期4~6个月相对安全时期,且操作要轻柔,术后密切观察孕妇情况。
3.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拔牙前需充分评估全身状况,控制好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拔牙后要加强护理,注意观察创口愈合情况,预防感染等并发症,鼓励老年人适当加强营养,促进创口恢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