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2型糖尿病问
什么是2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是具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致血糖持续升高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病因有遗传因素及肥胖、长期久坐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临床表现多数起病隐匿早期或无症状部分有三多一少及并发症,诊断依据血糖检测等指标,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体重、家族史、代谢异常等,治疗有生活方式干预、血糖监测、药物治疗,特殊人群如老年人需防低血糖、儿童青少年要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女性孕期产后需关注血糖。
一、定义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胰岛素抵抗(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及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衰退,导致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遗传因素
具有遗传易感性,若家族中有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患病风险高于普通人群,遗传因素通过影响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作用等相关基因起作用。
(二)环境因素
1.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腹部脂肪堆积),多余脂肪会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引发胰岛素抵抗。
2.生活方式:长期久坐、缺乏规律运动,以及高糖、高脂、高盐的不健康饮食,均会增加患病风险。
三、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起病隐匿,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人可出现“三多一少”表现,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还可能因并发症出现视力模糊、皮肤反复感染、手脚麻木等症状。
四、诊断标准
主要依据血糖检测指标:
空腹血糖≥7.0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随机血糖≥11.1mmol/L,且伴有上述相关症状。同时结合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综合判断。
五、危险因素
1.年龄:随年龄增长,患病风险逐渐升高,中老年人群更易发病。
2.体重:体重指数(BMI)≥24kg/㎡的超重或肥胖人群患病风险增加。
3.家族史: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者患病风险高于无家族史人群。
4.代谢异常: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时,患病风险显著提升。
六、治疗原则
(一)生活方式干预
1.饮食: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饮食原则,控制总热量摄入,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比例。
2.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结合适量力量训练。
(二)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三)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可选用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等)或胰岛素治疗,具体药物需由医生依据患者情况开具。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需警惕低血糖风险,因老年人对血糖波动耐受性差,用药时需密切监测血糖,调整治疗方案应谨慎。
2.儿童青少年:强调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增加体育活动,早期干预肥胖等风险因素。
3.女性:孕期需关注血糖变化,部分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有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可能,产后应定期筛查。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