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拔牙问
如何拔牙
-
拔牙前需全面口腔检查、行影像学评估、询问病史并做患者准备,过程包括局部麻醉、分离牙龈、挺松牙齿、拔除及创口处理,术后要压迫止血、注意饮食口腔护理、缓解疼痛肿胀与预防感染,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及儿童有各自特定注意事项。
一、拔牙前准备
1.口腔检查与影像学评估:患者需进行全面口腔检查,包括视诊、探诊等,同时拍摄X线片(如根尖片、曲面体层片等),以明确牙齿位置、牙根形态及周围骨质情况,评估拔牙难度。
2.病史询问:医生需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糖尿病、妊娠期等特殊情况,据此制定个性化拔牙方案。
3.患者准备:患者需保持口腔清洁,拔牙前可正常进食,但不宜过饱;女性患者应避开生理期;告知患者拔牙流程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取得患者知情同意。
二、拔牙过程
1.局部麻醉:根据拔牙部位选择合适的局部麻醉方式(如浸润麻醉、阻滞麻醉等),注射麻醉药物使拔牙区域神经传导受阻,达到无痛状态。
2.分离牙龈:使用牙龈分离器将牙龈与牙颈部分离,避免拔牙时牙龈撕裂。
3.挺松牙齿:根据牙齿情况选用牙挺,将牙齿从牙槽窝内挺松,便于拔除。
4.拔除牙齿:使用牙钳夹紧牙齿,按照牙齿长轴方向缓慢施力,将牙齿拔除。
5.创口处理:拔除牙齿后检查创口,去除残留碎片、肉芽组织等,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创口,必要时缝合止血。
三、术后注意事项
1.压迫止血:拔牙后需在创口处放置棉球,咬紧30-40分钟以达到止血目的。
2.饮食与口腔护理: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以防创口出血;饮食宜温软,避免过热、过硬食物刺激创口;可适当进食流食或半流食,如米粥、鸡蛋羹等。
3.缓解疼痛与肿胀:若术后出现疼痛、肿胀,可在24小时内进行局部冷敷,24小时后改为热敷,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缓解症状,但需注意特殊人群禁忌。
4.预防感染:根据创口情况,可遵医嘱短期服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预防感染,但需严格遵循用药禁忌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妊娠期女性:妊娠前3个月及后3个月拔牙易引发流产或早产,宜在妊娠4-6个月时,经医生评估后谨慎拔牙;拔牙前需告知医生妊娠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及操作方式。
2.心血管疾病患者: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80/100mmHg以下方可拔牙;冠心病患者需病情稳定、心绞痛发作不频繁时,在医生监护下拔牙,术前可服用硝酸甘油等药物缓解症状。
3.糖尿病患者:需将血糖控制在空腹血糖≤8.88mmol/L且无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时拔牙;术后需注意口腔卫生,预防感染,因高血糖环境易导致创口愈合延迟。
4.儿童拔牙:儿童拔牙需在家长陪同下进行,操作需更加轻柔,避免损伤恒牙胚;术后需关注儿童咬合情况及创口愈合,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