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糖尿病运动有哪些

糖尿病运动有哪些

2025年10月28日 15:26:14
病情描述:

糖尿病运动有哪些

医生回答(1)
  • 孙苏欣
    孙苏欣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向他提问

    糖尿病患者运动包含有氧运动如适合多数人的快走、强度高于快走的慢跑、对关节压力小的游泳,抗阻运动有手持哑铃的训练、利用弹力带的训练,柔韧性运动包括瑜伽、静态拉伸,老年患者运动重足部护理强度适中选散步等且餐后运动,儿童防低血糖选趣味项目需陪同,合并心血管疾病者运动前评估循序渐进避屏气用力不适即停。

    一、有氧运动

    1.快走:是较为安全且易开展的运动方式,适合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一般选择平坦路面,速度保持每分钟100-120步,每周建议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快走,能有效促进葡萄糖利用,提升心肺功能。对于有关节病史者,需注意选择合适场地与步速,避免加重关节负担。

    2.慢跑:强度高于快走,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速度,初始可从短距离、慢速度起步逐步适应。能更显著提升代谢能力,但有心血管或关节病史者需谨慎,防止引发不适。一般每周可进行2-3次,每次20-30分钟。

    3.游泳:属于全身性运动,对关节压力小,适合关节功能欠佳的糖尿病患者。能增强肌肉力量并消耗热量,每周可安排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需注意游泳环境安全及自身体力状况。

    二、抗阻运动

    1.哑铃训练:手持哑铃进行简单屈伸手臂等动作,每周开展2-3次,每次2-3组,每组8-12次,可增强肌肉力量,增加肌肉量以提高基础代谢率,助于控制血糖。使用哑铃时需注意重量选择适配自身力量。

    2.弹力带训练:利用弹力带阻力进行拉伸、收缩等动作,如腿部弹力带深蹲练习,操作方便,适合居家进行,每周建议2-3次,多组练习,能有效锻炼肌肉,提升身体代谢能力。

    三、柔韧性运动

    1.瑜伽:其中的拉伸动作可改善身体柔韧性,同时帮助放松身心,缓解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的压力。每周可进行2-3次瑜伽练习,每次30-60分钟,需循序渐进调整动作幅度,避免过度拉伸受伤。

    2.静态拉伸:如站立位拉伸腿部肌肉、坐位拉伸腰部肌肉等,可在有氧运动或抗阻运动前后进行,每次每个动作保持15-30秒,能减少运动后肌肉酸痛,提高身体柔韧性,长期坚持利于改善身体机能。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糖尿病患者:运动时需重点关注足部护理,选择合适鞋子,运动前仔细检查足部状况,避免运动致足部损伤。运动强度以轻度至中度为宜,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引发心脑血管意外,运动时间建议安排在餐后1-2小时,避开空腹状态。

    2.儿童糖尿病患者:运动时要防范低血糖,可在餐后1-2小时进行运动,运动前可适当补充少量碳水化合物。选择趣味性强且适合儿童的项目,如骑自行车、跳绳等,需在家长或专业人员陪同下进行,确保运动安全,同时关注儿童运动后的血糖变化情况。

    3.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运动前需进行全面心血管评估(如心电图等),运动时严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避免屏气用力运动(如举重),运动中密切留意自身身体反应,若出现胸闷、胸痛等不适需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