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问
什么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与雌激素、遗传、环境等因素相关,有皮肤瘙痒、黄疸等临床表现,对妊娠有胎儿窘迫、早产、胎儿宫内死亡等影响,通过实验室检查等诊断,治疗包括一般处理和药物治疗,孕妇、胎儿及有病史孕妇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定义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和黄疸,其发病与雌激素、遗传、环境等因素相关。
二、发病机制
1.雌激素因素:孕期胎盘合成雌激素大幅增加,雌激素可使Na-K-ATP酶活性下降,能量提供减少,影响胆酸代谢,还可使肝细胞膜中胆固醇与磷脂比例改变,细胞膜流动性降低,胆管排泄胆汁受影响,导致胆汁淤积。
2.遗传因素:有研究表明,ICP具有遗传易感性,某些基因多态性与ICP的发生相关,如ATP8B1基因等的突变可能影响胆汁酸转运,增加ICP发病风险。
3.环境因素:不同地区ICP的发病率存在差异,可能与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如饮食、感染等有关,但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明确。
三、临床表现
1.皮肤瘙痒:多首发于手掌和脚掌,然后逐渐向肢体近端、腹部蔓延,甚至可累及面部,瘙痒程度不一,夜间往往加重,严重者可因搔抓导致皮肤抓痕。瘙痒是由于胆汁酸淤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
2.黄疸:部分患者在瘙痒发生数日后出现黄疸,黄疸程度一般较轻,有时仅表现为巩膜轻度黄染,黄疸会随病情变化而波动,在分娩后迅速消退。
四、对妊娠的影响
1.胎儿窘迫:ICP时胆汁酸升高可导致胎盘绒毛间隙体积减小,绒毛间质水肿,胎盘血流灌注减少,从而引起胎儿缺氧,出现胎儿窘迫,表现为胎心率异常等。
2.早产:由于胎盘功能受影响,胎儿在宫内环境不佳,可能导致早产发生率增加。
3.胎儿宫内死亡:严重情况下,可能发生胎儿宫内突然死亡,其机制与胆汁酸对胎儿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等有关。
五、诊断方法
1.实验室检查
血清胆汁酸测定: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升高是ICP最主要的特异性实验室证据,通常>10μmol/L即可考虑ICP,部分患者可明显升高。
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可有轻度升高,血清总胆红素可轻度升高。
2.胆汁酸的动态监测:通过定期监测血清胆汁酸水平变化,有助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
六、治疗原则
1.一般处理:患者应适当卧床休息,采取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血流量,间断吸氧,每天3次,每次30分钟。同时,要密切监护胎儿情况,如通过胎动计数、胎心监护等了解胎儿在宫内的状况。
2.药物治疗:可使用熊去氧胆酸等药物,熊去氧胆酸可以增加胆汁酸分泌,改变胆汁酸组成,降低胆汁中胆固醇饱和度,从而减轻胆汁淤积。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期需定期进行肝功能、胆汁酸等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要注意皮肤护理,避免搔抓皮肤引起感染,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2.胎儿:加强胎儿监护,密切关注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胎心率等,一旦出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有ICP病史的孕妇:既往有ICP病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ICP复发风险较高,需在孕前咨询医生,孕期加强监测,从早孕期开始就应密切关注肝功能及胆汁酸水平,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