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70岁血糖标准,这个数字你知道吗问
60岁、70岁血糖标准,这个数字你知道吗
-
60岁人群空腹血糖正常范围3.9~6.1mmol/L餐后2小时小于7.8mmol/L有久坐等生活方式影响及高血压高血脂病史时需密切监测血糖,70岁人群空腹血糖正常范围同60岁但要关注身体状况和低血糖风险肝肾功能不全时选药要谨慎认知功能下降需家人协助低血糖风险高要注意观察症状及时处理。
60岁人群血糖标准
空腹血糖:一般来说,60岁人群的空腹血糖正常范围在3.9~6.1mmol/L之间。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空腹8~10小时后,早餐前采血测得的血糖值,它反映了人体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且伴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糖尿病典型症状,或者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伴有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是否患有糖尿病。
餐后2小时血糖:60岁人群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范围应小于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是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采血测得的血糖值,它反映了人体进餐后的血糖调节能力。若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属于糖耐量减低,也是糖尿病前期的一种表现。
70岁人群血糖标准
空腹血糖:70岁人群的空腹血糖正常范围同样是3.9~6.1mmol/L。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有所衰退,在关注血糖值的同时,更要注意血糖波动情况。如果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且有相关症状,需考虑糖尿病可能,但要综合评估其身体状况来判断是否需要启动降糖治疗。
餐后2小时血糖:70岁人群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范围小于7.8mmol/L。对于70岁的老年人,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这个范围内较为理想,但如果老年人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等,在控制血糖时要适当放宽标准,避免因过度降糖导致低血糖等并发症,因为低血糖对老年人的危害可能更大,如引发心脑血管意外等。
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方面
60岁人群
生活方式影响:60岁人群如果平时有久坐、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影响血糖代谢。建议适当增加有氧运动,如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等,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维持血糖稳定。同时,饮食上要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合理搭配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多吃蔬菜、全谷类食物等。
病史因素:如果60岁人群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病史,这些疾病往往与糖尿病有协同作用,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这类人群更要密切监测血糖,定期进行体检,一旦发现血糖异常,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70岁人群
身体状况差异:70岁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在血糖管理上要更加谨慎。要考虑其肝肾功能情况,因为很多降糖药物需要通过肝肾代谢,若肝肾功能不全,选择降糖药物时要避免使用对肝肾损害较大的药物。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如果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在血糖监测和用药管理上可能需要家人协助,确保血糖控制在相对安全合理的范围。
低血糖风险:70岁老年人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高,因为其对血糖的调节能力更差,而且可能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一些药物可能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几率。所以,在血糖控制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老年人是否有饥饿、出汗、手抖、心慌等低血糖症状,一旦出现要及时处理,如口服含糖食物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