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2025年10月28日 23:04:14
病情描述:

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医生回答(1)
  • 张继红
    张继红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门静脉高压会引发腹水、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脾大及脾功能亢进。腹水由门静脉高压使毛细血管滤过压增加、低蛋白血症致胶体渗透压降低、淋巴液生成增多等形成,各年龄段、性别均可发生,有相关肝病等病史者风险高;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可破裂出血)、腹壁静脉曲张(形似水母头)、痔静脉曲张(可便血),各年龄段、性别均可能出现,有基础肝病等病史者易发生;脾大会致脾功能亢进,表现为外周血三系减少,各年龄段、性别均可能出现,有基础疾病致门静脉高压者易出现相关表现。

    一、腹水

    1.形成机制:门静脉高压使门静脉系统毛细血管床的滤过压增加,同时肝硬化导致的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淋巴液生成增多,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腹水形成。一般来说,腹水是门静脉高压较为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大量腹水时可使腹部膨隆,状如蛙腹,患者可有腹胀、呼吸困难等表现。年龄方面,任何年龄段的门静脉高压患者都可能出现腹水,但肝硬化是导致门静脉高压的常见病因,肝硬化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如儿童期的某些遗传代谢性肝病也可引发肝硬化进而导致门静脉高压及腹水。性别上无明显差异,但不同性别因基础疾病的不同可能有一定间接影响,比如女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生率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发生酒精性肝硬化进而出现门静脉高压腹水的风险较高;有病毒性肝炎接触史或感染史的人群,若未得到有效控制,也易发展为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腹水。有乙肝、丙肝等病史的患者,病情进展过程中更易出现腹水。

    二、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时,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的侧支循环开放,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曲张的静脉可因进食粗糙食物、剧烈咳嗽等因素导致破裂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严重时可出现休克。这种情况在任何年龄段的门静脉高压患者中都可能发生,若为乙肝导致的门静脉高压,不同年龄的乙肝患者都可能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男性和女性在此方面无显著性别差异,有长期饮酒史、病毒性肝炎感染史等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风险更高。

    2.腹壁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时,脐周及腹壁可见静脉曲张,以脐为中心向四周放射,形似水母头。其形成与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脐周静脉回流受阻有关,各年龄段、各性别均可出现,有相关基础肝病病史的人群更易发生。

    3.痔静脉曲张:直肠上静脉与直肠下静脉、肛管静脉吻合形成痔静脉,门静脉高压时可导致痔静脉曲张,表现为便血等,各年龄段、性别均可发生,有门静脉高压基础疾病的人群存在此风险。

    三、脾大及脾功能亢进

    1.脾大:门静脉高压时,脾脏血液回流受阻,导致脾脏淤血肿大。脾脏大小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轻度脾大时可能无明显症状,重度脾大时可引起左上腹不适等表现。不同年龄的门静脉高压患者均可出现脾大,如儿童期的血液病相关门静脉高压也会有脾大情况,性别无明显差异,有血液系统疾病、肝病等病史的人群易出现脾大。

    2.脾功能亢进:脾大时可伴有脾功能亢进,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减少,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白细胞减少易导致感染,血小板减少可引起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瘀斑等),红细胞减少可导致贫血、乏力等。在各年龄段、性别中均可能发生,有基础疾病导致门静脉高压的人群易出现脾功能亢进相关表现。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