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心脏按压的部位及手法

心脏按压的部位及手法

2025年10月28日 18:34:53
病情描述:

心脏按压的部位及手法

医生回答(1)
  • 方媛
    方媛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他提问

    心脏按压部位因人群而异,成人是两乳头连线中点即胸骨中下段(胸骨下1/3处),儿童1-8岁为胸骨中部(两乳头连线与胸骨正中线交点下方一横指处),婴儿为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一横指处或胸骨中下段;手法方面,成人用双手叠加法,儿童分单手按压(8岁以下)和两手指按压(婴儿),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要注意按压力度避免骨折,孕妇要避开子宫适当调整按压部位,均需按相应频率和深度操作以维持心肺复苏效果。

    一、心脏按压的部位

    1.成人:两乳头连线中点,即胸骨中下段。具体来说,是在胸骨下1/3处。这个部位能够较好地通过按压传递力量到心脏,促使血液循环。

    2.儿童:对于1-8岁的儿童,心脏按压部位为胸骨中部,即两乳头连线与胸骨正中线交点下方一横指处;对于婴儿(1岁以下),按压部位是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一横指处或胸骨中下段,用两手指或一手指进行按压。

    二、心脏按压的手法

    (一)成人心脏按压手法

    1.双手叠加法:施救者用一只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部位,另一只手重叠放在这只手背上,手指交叉抬起,避免接触胸壁。双臂应伸直,凭借自身重力通过双臂和双手掌,垂直向下按压胸骨。按压深度至少为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例如,在2020版心肺复苏指南中明确指出成人胸外按压的深度要求为5-6cm,频率为100-120次/分,这样的按压能有效建立人工循环。

    2.注意事项:按压时要确保力量均匀地作用在胸骨上,避免按压部位不准确导致按压效果不佳或造成肋骨骨折等损伤。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成人,如冠心病患者,在进行心脏按压时要注意力度的适度把握,防止加重心脏损伤,但必须遵循心肺复苏的基本按压要求来维持有效的循环。

    (二)儿童心脏按压手法

    1.单手按压法:用一只手的掌根部进行按压,按压部位如上述儿童的胸骨中部位置。按压深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大约5厘米左右,频率同样为100-120次/分钟。例如,对于8岁以下儿童,依据心肺复苏指南,胸外按压深度约为5cm,频率需保持在100-120次/分,这样的按压能满足儿童心肺复苏时建立循环的基本要求。

    2.特殊情况:如果是婴儿,可采用两手指按压法,即用两手指的指腹按压胸骨中下段,按压深度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大约4厘米左右,频率也是100-120次/分钟。对于有先天性心脏病等病史的儿童,在进行心脏按压时要更加轻柔且准确地找到按压部位,避免因解剖结构的异常而造成额外损伤,同时严格按照心肺复苏的按压规范进行操作以争取最佳的复苏效果。

    (三)特殊人群的心脏按压要点

    1.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等问题,在进行心脏按压时,要特别注意按压力度的控制。因为骨质疏松的骨骼更容易发生骨折,所以在双手叠加按压时,力量要适中,在保证达到按压深度要求的同时,尽量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肋骨骨折等情况。同时,要准确找到胸骨中下段的按压部位,可通过触摸胸骨的方法来定位,确保按压有效且安全。

    2.孕妇:孕妇进行心脏按压时,由于子宫的存在,按压部位可能需要适当调整。一般来说,要尽量避开子宫所在区域,可选择稍高一些的胸骨部位进行按压,但仍要遵循心脏按压的基本部位原则,保证按压能传递足够的力量到心脏区域。在按压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孕妇的腹部情况,防止因按压导致子宫受到不必要的影响,同时按照标准的按压频率和深度进行操作来维持心肺复苏的效果。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