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治疗胆结石问
如何科学治疗胆结石
-
胆结石科学治疗需综合患者结石类型、大小、数量、症状、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有观察等待、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无症状小结石可观察等待;药物有溶石及缓解症状药,溶石适胆固醇结石但起效慢、有不良反应,儿童慎用,缓解症状药对症;手术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用、微创、恢复快)、开腹胆囊切除术(复杂情况用、创伤大)、保胆取石术(有复发风险、严格选适应证)。
一、观察等待
对于无症状的胆结石患者,尤其是结石较小(直径通常小于1厘米)且无其他高危因素的情况,可选择观察等待。需要定期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监测胆结石的大小、数量以及胆囊的形态等变化。例如,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此情况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时可优先考虑观察,但需密切关注症状变化。
二、药物治疗
溶石药物:目前常用的溶石药物主要有熊去氧胆酸等。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排泄,从而使胆固醇结石逐渐溶解。但该药物治疗起效较慢,一般需要连续服用6-24个月,且仅适用于胆固醇结石,对胆红素结石等其他类型结石无效。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等指标,因为可能会引起肝功能的轻度异常等不良反应。对于儿童患者,一般不建议使用溶石药物治疗,因为儿童胆结石的发病机制与成人有所不同,且药物对儿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充分明确。
缓解症状药物:当胆结石患者出现胆绞痛等症状时,可使用解痉止痛药物,如山莨菪碱等,缓解胆道痉挛引起的疼痛。但这类药物只是对症治疗,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胆结石的问题。对于妊娠期女性胆结石患者出现症状时,使用药物需要格外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应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及用药方式。
三、手术治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这是治疗胆结石的常用手术方式,属于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有症状的胆结石患者,如反复发作胆绞痛、胆囊炎等情况。手术过程是通过在腹部建立几个微小的穿刺孔,插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将胆囊切除。一般术后1-2天即可下床活动,3-5天可出院。对于年轻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美观性和术后恢复优势更为明显;而对于肥胖患者,虽然手术难度可能稍有增加,但目前腹腔镜技术也能够较好地应对。
开腹胆囊切除术:适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度较大的情况,如存在严重的腹腔粘连等。手术切口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创伤也相对较大。现在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应用相对减少,但在一些基层医疗单位或特殊复杂病例中仍可能会采用。对于老年患者身体状况较差,能够耐受开腹手术的情况下也会考虑该术式,但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等整体状况。
保胆取石术:适用于有强烈保胆意愿且符合一定条件的患者,如结石数量较少、胆囊功能较好等。手术是将胆囊内的结石取出,保留胆囊。但该手术存在结石复发的风险较高的问题,据相关研究报道,术后1年内结石复发率可能在20%-30%左右。对于儿童患者,由于胆囊在儿童的消化功能发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且儿童胆结石的复发等问题需要考虑,保胆取石术的谨慎选择更为重要,一般只有在严格把握适应证且经过充分评估后才会考虑。
总之,胆结石的科学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结石的类型、大小、数量、患者的症状、年龄、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