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有哪些睡眠干预措施

有哪些睡眠干预措施

2025年10月29日 16:33:56
病情描述:

有哪些睡眠干预措施

医生回答(1)
  • 张雅妮
    张雅妮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学龄前儿童需保证充足且规律睡眠时间优先不采用药物干预。

    一、非药物睡眠干预措施

    1.睡眠卫生习惯培养:保持规律作息至关重要,每日应于相近时间上床及起床,即便周末亦不宜大幅调整,此能助力生物钟的稳定调整,有研究显示规律作息可提升睡眠质量。同时,需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因屏幕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干扰入睡,建议睡前1小时内停止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

    2.认知行为疗法(CBT-I):为经证实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方式。其中睡眠限制疗法是依据自身睡眠状况限制卧床时长,使其与实际睡眠时间相符,逐步增加有效睡眠时长;认知重构则是纠正患者对睡眠的错误认知,如过度担忧失眠后果等,多项临床研究表明CBT-I可显著改善睡眠情形。

    3.环境调整:营造适宜睡眠环境,需保持卧室安静、黑暗且温度适宜,一般卧室温度维持在18~25℃为宜,过冷或过热均会干扰睡眠;应选用舒适的床垫与枕头,合适寝具可提升睡眠舒适度。

    4.放松训练:例如深呼吸放松法,通过缓慢深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收缩,每次练习10~15分钟,可缓解身体紧张,助于入睡;渐进性肌肉松弛法是依次紧绷与放松全身肌肉群,从脚部渐至头部,能帮助放松身心,研究发现放松训练可降低焦虑水平,进而改善睡眠。

    二、药物干预(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使用指导)

    某些状况下可使用药物辅助睡眠,如苯二氮类药物(如地西泮等)、非苯二氮类药物(如佐匹克隆等),但药物干预需经医生评估后谨慎运用,尤其要考量不同人群的用药风险,像儿童一般优先不采用药物干预,老年人使用药物时需留意药物相互作用等风险。

    三、特殊人群睡眠干预注意事项

    1.儿童:需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时间,学龄前儿童(3~5岁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