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狂犬病有哪些症状和传播途径

狂犬病有哪些症状和传播途径

2025年10月29日 22:00:59
病情描述:

狂犬病有哪些症状和传播途径

医生回答(1)
  • 陆海英
    陆海英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狂犬病症状分前驱期类似感冒后对刺激敏感等、兴奋期高度兴奋恐水怕风及精神失常等、麻痹期痉挛停止致弛缓性瘫痪并可能死亡,传播途径主要是动物咬伤抓伤且犬为主要传染源还有少见破损皮肤黏膜接触,儿童被咬伤需重视清洗和接种,老年人免疫力低要规范处理,有基础病人群要优先遵循暴露处理规范及时伤口处理和接种疫苗。

    一、症状表现

    1.前驱期:一般持续2~4天,患者初期多出现低热、倦怠、头痛、恶心、全身不适等类似感冒的症状,随后对痛、声、光、风等刺激变得敏感,喉头有紧缩感。此阶段症状易被忽视,需密切关注异常表现。

    2.兴奋期:持续1~3天,患者进入高度兴奋状态,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水、风、光、声等刺激可引发咽肌痉挛,导致呼吸困难等,体温常升高至38~40℃,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精神失常、谵妄等情况。

    3.麻痹期:持续6~18小时,痉挛逐渐停止,患者渐趋安静,但会出现弛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较为多见,随后可迅速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二、传播途径

    1.动物传播:主要通过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传播,其中犬类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全球约99%的人间狂犬病由犬传播,此外猫、狼、狐狸等哺乳动物也可成为狂犬病病毒的传播源。例如,被感染狂犬病病毒的犬只咬伤后,病毒可通过伤口侵入人体。

    2.其他传播途径:较为少见,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含病毒的体液传播,如被感染动物舔舐伤口、屠宰感染动物时病毒经黏膜或破损皮肤侵入等,但这种情况发生概率极低。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被动物咬伤后需高度重视,因儿童对风险感知和处理能力较弱,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彻底清洗伤口至少15分钟,然后尽快前往医院规范接种狂犬病疫苗,避免延误最佳处理时机。

    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被动物接触后,即使伤口看似不严重,也应规范处理伤口并及时接种疫苗,因为老年人机体对病毒的抵御和恢复能力相对较差,需更谨慎对待。

    有基础疾病人群:若有基础疾病人群被动物相关暴露后,处理需更谨慎,要优先遵循狂犬病暴露处理规范,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避免基础疾病因狂犬病暴露而加重或延误病情。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