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心室颤动是什么

心室颤动是什么

2025年10月29日 15:26:47
病情描述:

心室颤动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褚明
    褚明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心室颤动是严重心律失常,由心室肌不规则快速颤动致心脏无有效收缩泵血,因心肌电活动异常引发,患者有意识丧失等症状、心音等体征,靠心电图诊断,发生后需立即心肺复苏并电除颤,还需治基础病因,不同人群有相应特点。

    1.发生机制

    正常心脏的电活动是有序的,而室颤是由于心室肌发生极不规则的快速颤动,导致心脏失去有效的收缩和泵血功能。其发生是因为心脏内多个部位的异位起搏点发放快速而极不规则的冲动,使得心室肌纤维不协调地乱颤。例如,心肌缺血、缺氧时,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发生改变,容易引发异常电活动,进而导致室颤。

    2.临床表现

    症状方面:患者会突然出现意识丧失、抽搐,若不及时抢救,很快会呼吸停止。同时,触摸不到脉搏,血压测不出。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室颤,但对于儿童来说,可能由先天性心脏病等特殊病因引起,比如某些先天性离子通道病相关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更容易出现室颤相关表现;对于老年人,多与冠心病等基础心脏病有关。性别上一般无明显差异,但不同性别可能因为不同的基础疾病易患因素而有一定的发病概率差异,比如男性可能由于冠心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在冠心病相关室颤的发病上可能略多。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酗酒、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患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风险,从而间接增加室颤发生的可能性;有心脏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有心肌梗死、心肌病等病史者,发生室颤的风险明显高于无心脏病史者。

    体征方面: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到等。

    3.诊断方法

    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室颤的重要依据。心电图上表现为QRS波群与T波完全消失,代之以形态、振幅与频率极不规则的颤动波,频率通常在250-500次/分钟。在不同人群中,心电图的表现基本相似,但对于儿童患者,需要结合其具体的心脏结构等情况综合判断;老年人则要考虑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对心电图表现的可能影响。

    4.治疗原则

    一旦发生室颤,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尽快实施电除颤是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方法。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儿童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和电除颤时要注意操作的规范和力度,要遵循儿科心肺复苏的特殊要求,因为儿童的心脏等器官功能与成人有差异;老年人进行电除颤时也要考虑其心脏的耐受性等情况。同时,要积极寻找并治疗导致室颤的基础病因,比如治疗冠心病、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