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疹医学解释问
日光疹医学解释
-
日光疹是皮肤暴露于紫外线引发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性皮肤病由中波和长波紫外线诱导免疫反应所致,发病机制是皮肤受紫外线照射后角质形成细胞等产抗原性物质刺激免疫系统致T淋巴细胞介导迟发型超敏反应,临床表现为日晒后数小时至天内发病,好发曝光部位,有红斑等皮肤表现伴瘙痒,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光斑试验,需与多形性日光疹等鉴别,治疗包括避免日晒及外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抗组胺药,预防要根据紫外线强度调整防晒措施、关注个体差异、特殊人群注意选择安全防晒产品。
一、定义
日光疹是一种因皮肤暴露于紫外线后引发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性皮肤病,主要由中波紫外线(UVB,290~320nm)和长波紫外线(UVA,320~400nm)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所致。
二、发病机制
皮肤接受紫外线照射后,角质形成细胞等可产生抗原性物质,刺激免疫系统,引发T淋巴细胞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炎症性改变。不同个体对紫外线的敏感性存在差异,遗传因素可能影响机体对紫外线的应答能力。
三、临床表现
1.发作时间:多在日晒后数小时至1~2天内发病。
2.好发部位:主要累及曝光部位,如面部、颈部、手背、前臂等。
3.皮肤表现:初期为红斑,逐渐发展为丘疹、水疱,严重时可出现糜烂、渗出,消退后可遗留色素沉着。伴有不同程度瘙痒。
四、诊断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日晒史、皮疹与日晒的关系。
2.体格检查:观察曝光部位典型皮疹表现。
3.辅助检查:光斑试验可帮助明确致病紫外线类型,排除其他类似皮肤病。
五、鉴别诊断
需与多形性日光疹、湿疹、接触性皮炎等鉴别。多形性日光疹皮疹形态多样,有季节性,光斑试验有助于区分;湿疹无明显日晒相关性,皮疹多对称分布,形态不典型。
六、治疗
1.避免日晒:外出时使用遮阳伞、穿长袖衣物等物理防晒措施,选择高防晒系数的防晒霜。
2.药物治疗: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缓解炎症(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等,仅提及药物名称),瘙痒明显者可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等,仅提及药物名称)。
七、预防
1.防晒防护:根据紫外线强度调整防晒措施,如紫外线强烈时减少户外活动,加强物理及化学防晒。
2.个体差异关注:有日光疹病史者需特别注意防晒,了解自身对紫外线的耐受阈值,逐步适应低强度日晒以改善耐受能力。儿童需严格防晒,避免过度日晒损伤皮肤,孕妇等特殊人群防晒时需选择安全的防晒产品。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