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白喉杆菌是什么菌

白喉杆菌是什么菌

2025年10月29日 17:07:39
病情描述:

白喉杆菌是什么菌

医生回答(1)
  • 陆海英
    陆海英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白喉杆菌是引起白喉的病原菌属棒状杆菌属革兰氏阳性菌形态具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排列成等形状无芽孢荚膜菌体内可见异染颗粒需氧或兼性厌氧在特定培养基生长最适温度和pH有致病性通过产生外毒素致局部黏膜炎症渗出坏死形成伪膜并可致全身中毒症状损害组织器官人群普遍易感儿童为主可通过飞沫等传播诊断靠临床表现和细菌学检查预防靠接种疫苗及对易感人群注射抗毒素特殊人群尤儿童应重视预防接种流行期避免去密集场所并采取防护措施。

    白喉杆菌是引起白喉的病原菌,属于棒状杆菌属。

    形态特征

    白喉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形态上具有明显的特征,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细菌常排列成V、L等形状,无芽孢、无荚膜,菌体内可见异染颗粒,这是其重要的鉴别特征之一。

    生物学特性

    白喉杆菌需氧或兼性厌氧,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在含血清、血液的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为7.2-7.6。

    致病性

    白喉杆菌主要通过产生外毒素致病,该外毒素可抑制宿主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导致局部黏膜上皮细胞产生炎症、渗出和坏死反应。在咽部等部位,可形成灰白色的膜状物(伪膜),若伪膜蔓延至喉部或气管,可引起呼吸道阻塞,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白喉杆菌感染后,细菌本身一般不入血,但外毒素可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乏力、恶心、呕吐等,还可能损害心肌、外周神经等组织器官,导致心肌炎、周围神经炎等并发症。

    流行病学特点

    白喉在人群中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近年来由于计划免疫的广泛开展,白喉的发病率大幅下降,但在未及时接种疫苗或疫苗接种不充分的人群中仍可能发生。

    白喉杆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诊断与预防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细菌学检查等。临床表现为咽部等部位的伪膜、全身中毒症状等,细菌学检查可通过咽拭子涂片染色镜检发现典型的白喉杆菌,或进行细菌培养鉴定。

    预防:预防白喉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白喉类毒素等疫苗,通过计划免疫程序,儿童可按时接种百白破疫苗(含白喉类毒素),以获得特异性免疫力。对于密切接触白喉患者的易感人群,可注射白喉抗毒素进行被动免疫预防。

    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由于其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更应重视白喉的预防接种,按时完成疫苗接种程序,以降低感染白喉的风险。在白喉流行期间,儿童应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外出时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以减少感染机会。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