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房颤如何治疗问
老年人房颤如何治疗
-
老年人房颤需进行抗凝、心率和节律控制等综合管理,抗凝针对高危患者选合适药物,心率控制有目标及对应药物,节律控制分转复和维持,还需生活方式调整、合并疾病管理、定期监测,特殊人群要依情况谨慎处理。
一、抗凝治疗
老年人房颤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较高,抗凝治疗是重要措施。对于有CHADS-VASc评分≥2分的男性患者和≥3分的女性患者,需进行抗凝治疗。常用药物有华法林,但其剂量需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且药物相互作用较多;新型口服抗凝药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无需常规监测INR,出血风险相对较低,但也需根据患者肾功能等情况选择。
二、心率控制
1.目标心率:静息时心率控制在<80次/分钟,6分钟步行试验时心率<110次/分钟。
2.药物选择: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能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等,也可用于心率控制,但需注意对心脏传导和心功能的影响;对于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可考虑使用伊伐布雷定等药物。
三、节律控制
1.转复窦性心律:对于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或新近发生的房颤(<48小时),可考虑药物转复,如胺碘酮等;也可进行电复律。
2.维持窦性心律:转复窦性心律后,需使用药物维持窦性心律,常用药物有胺碘酮、普罗帕酮等,但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胺碘酮可能导致肺纤维化、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四、综合管理
1.生活方式调整:老年人应戒烟限酒,保持合理体重,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2.合并疾病管理: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例如,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若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使糖化血红蛋白<7%等。
3.定期监测: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监测房颤发作情况;定期评估抗凝出血风险和血栓风险,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监测肝肾功能等,因为抗凝药物和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对肝肾功能产生影响。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房颤时需特别注意。例如,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时需调整剂量;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使用华法林或其他药物时需谨慎,因为药物代谢可能受到影响;对于体质较弱、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在进行电复律等操作时需更加谨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影响认知,需权衡治疗利弊。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