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白内障

白内障

2025年10月29日 16:43:54
病情描述:

白内障

医生回答(1)
  • 刘红
    刘红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向他提问

    白内障是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颜色改变致光学质量下降的退行性病变,为全球首位致盲眼病,主要表现视力逐渐下降,病因有年龄相关、外伤、辐射、代谢异常、药物因素,症状包括视力下降、对比敏感度下降、单眼复视或多视、眩光,诊断靠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治疗主要是手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特殊人群中老年人术后需注意休息、遵医嘱用药复查,儿童需尽早干预防弱视并进行视力训练,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血糖术前术后监测,长期接触辐射人群需加强眼部防护定期检查。

    一、定义

    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颜色改变所导致的光学质量下降的退行性病变,是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主要表现为视力逐渐下降。

    二、病因

    1.年龄相关: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代谢改变,逐渐发生混浊,是最常见的类型,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2.外伤:眼部受到撞击等外伤可导致晶状体混浊。3.辐射:长期接触紫外线等辐射可能增加白内障发生风险。4.代谢异常: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易引发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白内障。5.药物因素: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可能诱发白内障。

    三、症状

    1.视力下降:为最主要症状,且呈进行性加重。2.对比敏感度下降:对物体明暗对比的感知能力减弱。3.单眼复视或多视:看东西时出现重影或多个影像。4.眩光:对光线的敏感度增加,出现眩光现象。

    四、诊断方法

    1.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检测视力下降程度。2.裂隙灯检查:可直接观察晶状体混浊情况,是诊断白内障的重要方法。3.眼底检查:排除眼底病变对视力的影响,同时辅助判断白内障病情。

    五、治疗

    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常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通过手术摘除混浊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恢复视力。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术后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按医嘱规律用药,定期复查眼压、视力等指标,关注眼部恢复情况。因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恢复相对较慢,需耐心护理。2.儿童:儿童白内障应尽早干预,若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弱视。需密切关注儿童眼部发育及视力情况,术后需进行视力训练等综合康复措施,因其正处于视觉发育关键期,及时干预对预后至关重要。3.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术前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范围,术后密切监测血糖,因为高血糖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及晶状体恢复,需积极管理基础疾病以保障手术效果及眼部健康。4.长期接触辐射人群:如从事电焊等工作者,需加强眼部防护,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早期发现晶状体异常并及时处理,避免因长期辐射加重白内障进展。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