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狂犬病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狂犬病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2025年10月29日 18:20:37
病情描述:

狂犬病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医生回答(1)
  • 陆海英
    陆海英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狂犬病主要通过感染动物唾液传播包括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及黏膜接触传播不同人群感染风险不同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弱需家长看护宠物饲养者及兽医等高危人群要做好防护老年人行动迟缓反应慢免疫力低需更小心了解传播途径采取措施可降感染风险。

    一、狂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狂犬病主要通过感染动物的唾液传播。

    (一)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

    当人被患有狂犬病的狗、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时,动物唾液中的狂犬病病毒会通过伤口进入人体。例如,在一些农村地区,常见的家养犬只如果感染了狂犬病病毒,在其发病期表现出异常行为时,若人被其咬伤,就极易感染狂犬病病毒。这是因为咬伤或抓伤造成的皮肤破损为病毒提供了进入人体内部的通道,病毒随之进入人体的肌肉等组织,然后逐步向神经系统蔓延。

    (二)黏膜接触传播

    少数情况下,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接触到人的黏膜,如眼结膜、口腔黏膜等也可能导致感染。比如,被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舔舐眼部黏膜,病毒可能通过黏膜侵入人体。但这种情况相对咬伤、抓伤来说发生概率较低,但一旦发生也会引发感染风险。

    二、不同人群的感染风险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由于自我保护意识较弱,更容易在与动物接触过程中发生被咬伤、抓伤或黏膜接触的情况。例如,儿童可能会主动去逗弄不熟悉的动物,若该动物已感染狂犬病病毒,就极易感染。所以家长应特别注意看护儿童,避免儿童与可能患有狂犬病的动物接触,一旦发生被动物接触黏膜或咬伤、抓伤的情况,要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并尽快就医。

    (二)宠物饲养者及兽医等高危人群

    宠物饲养者日常与宠物接触频繁,兽医在接触患病动物时也有较高风险。宠物饲养者如果所养宠物未接种狂犬病疫苗且可能接触到患病动物,就存在感染风险;兽医在为患有狂犬病嫌疑的动物进行诊疗操作时,若防护不当,也可能通过黏膜或微小伤口接触到病毒。这类人群应定期为宠物接种狂犬病疫苗,自身在接触可疑患病动物时要做好严格的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护目镜等,一旦有皮肤破损等情况要及时处理并评估是否需要进行暴露后预防措施。

    (三)老年人

    老年人行动相对迟缓,在与动物接触时反应可能不够迅速,若被动物咬伤、抓伤后可能不能及时发现或处理不恰当。同时老年人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狂犬病病毒后病情发展可能相对较快。所以老年人在与动物接触时要更加小心,避免被动物接触,一旦发生相关暴露情况要尽快就医并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后续的预防处理。

    总之,了解狂犬病的传播途径对于预防狂犬病至关重要,通过采取避免与可疑患病动物接触、正确处理动物咬伤抓伤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狂犬病的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