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弱视是什么

弱视是什么

2025年10月29日 22:49:43
病情描述:

弱视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王晓媛
    王晓媛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弱视是视觉发育关键期内因异常视觉经验致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且眼部无器质性病变的视觉发育性疾病,病因含斜视性、屈光参差性、屈光不正性、形觉剥夺性,临床表现为视力低下等,诊断靠视力、屈光、眼底检查,治疗包括去除病因、遮盖疗法、视觉训练,儿童是高发人群,家长需密切关注,婴幼儿期发现异常尽早就医避免不可逆损害。

    一、定义

    弱视是视觉发育关键期(通常为0~6岁,部分可至8岁)内,因异常视觉经验(如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或形觉剥夺等)引发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的视觉发育性疾病。

    二、病因

    (一)斜视性弱视

    单眼或双眼斜视时,双眼视觉输入不同,视觉中枢会抑制斜视眼的视觉信号,导致斜视眼视力发育受影响。

    (二)屈光参差性弱视

    双眼屈光度数差异较大(通常球镜度数相差≥1.50D,柱镜度数相差≥1.00D),致使双眼视网膜成像清晰度不同,视觉中枢抑制屈光不正较重眼的信号,引发弱视。

    (三)屈光不正性弱视

    多发生于未佩戴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远视≥5.00D、近视≥6.00D、散光≥2.00D)患者,双眼视力均低下,因双眼获得的视觉刺激相似,视觉中枢无明显抑制,需及时矫正屈光不正。

    (四)形觉剥夺性弱视

    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等疾病阻碍光线充分进入眼内,影响视网膜正常发育,从而导致弱视。

    三、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视力低下,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儿童(如3岁儿童正常视力下限约为0.5,5岁及以上约为0.8),可能伴有立体视觉缺陷、眼球运动异常等,部分患儿外观可无明显异常,但视力发育落后。

    四、诊断方法

    (一)视力检查

    通过视力表检查评估视力,是诊断弱视的重要依据,需进行双眼矫正视力检查。

    (二)屈光检查

    散瞳验光明确是否存在屈光不正及屈光不正度数,排查屈光不正性弱视等病因。

    (三)眼底检查

    排除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等眼部器质性病变,确保诊断为功能性视力下降。

    五、治疗

    (一)去除病因

    矫正屈光不正,如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治疗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等影响形觉输入的疾病。

    (二)遮盖疗法

    经典治疗方法,遮盖优势眼,强迫弱视眼使用,刺激其视觉发育,需根据患儿年龄、病情等调整遮盖时间。

    (三)视觉训练

    通过特定的视觉刺激训练,如红光闪烁、后像疗法等,促进弱视眼视力提升。

    六、特殊人群提示

    儿童是弱视高发人群,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视力发育,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婴幼儿期(0~3岁)是视觉发育关键期,若发现儿童视力低于同龄正常水平、眼位异常等情况,应尽早带患儿就医,遵循早发现早治疗原则,避免延误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害。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