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科学的眼部保健问
如何进行科学的眼部保健
-
合理用眼需控制时长并调整环境,保持眼部卫生,饮食摄入含维生素A、C、E及叶黄素等有益营养素,成年人每年行全面眼部检查,儿童控电子设备、保证充足睡眠与多户外活动,老人定期查眼部结构、避强光补抗氧化营养素,糖尿病患者严格控血糖且每数月查眼底。
一、合理用眼规划
1.控制用眼时长: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连续使用电子设备(手机、电脑等)每30~40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可通过眺望远处绿植、做眼保健操等方式放松眼部肌肉,研究显示长期合理用眼可降低近视等屈光不正的发生风险。2.调整用眼环境:使用电子设备时保持合适的屏幕亮度与距离,一般建议眼睛与屏幕保持50~70厘米距离,屏幕亮度调至与环境光线相适应,避免在晃动的车内或昏暗环境中用眼,强光或暗光环境易导致眼部疲劳与损伤。
二、眼部清洁维护
1.保持眼部卫生:用干净的温水轻柔清洗眼部,清除眼部分泌物,避免用脏手直接揉眼,以防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发结膜炎等眼部炎症,日常可准备专用的眼部清洁湿巾或棉签进行局部清洁。
三、饮食营养保障
1.摄入有益营养素:合理膳食中应包含富含维生素A(如动物肝脏、胡萝卜等)、维生素C(柑橘类水果、草莓等)、维生素E(坚果、橄榄油等)及叶黄素(菠菜、蓝莓等)的食物。例如,叶黄素能有效过滤蓝光,保护视网膜免受蓝光损伤,多项研究证实其对维持眼部健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A缺乏易导致夜盲症等问题,通过均衡饮食补充相关营养可助力眼部正常生理功能运转。
四、定期眼部检查
1.规范检查频率:成年人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等项目筛查。对于有基础眼病(如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家族史或自身存在高危因素(长期高强度用眼、患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的人群,应增加检查频次,以便早期发现眼部异常并及时干预,避免病情恶化影响视力。
五、特殊人群眼部保健要点
1.儿童群体:儿童眼部处于发育阶段,需控制电子设备使用时间,保证每日充足睡眠(学龄前儿童建议10~13小时,学龄儿童9~11小时),鼓励多进行户外活动,研究表明每日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可显著降低儿童近视发生率,家长应定期带儿童进行眼部检查,关注屈光发育情况。2.老年人群体:老年人易出现老花眼、白内障、黄斑变性等问题,应定期检查晶状体、黄斑等眼部结构,注意避免长时间强光刺激,可适当补充抗氧化营养素如维生素C、E等,有助于预防眼部退行性病变进展。3.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易引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同时每3~6个月进行一次眼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迹象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延缓病情发展对视力的影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