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嗜睡是什么

嗜睡是什么

2025年10月29日 15:51:30
病情描述:

嗜睡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刘爱华
    刘爱华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向他提问

    嗜睡是意识障碍轻度表现个体处持续睡眠状态可被唤醒醒后能正确应答刺激去除后迅速入睡有白天过度困倦唤醒后短暂清醒等表现特征生理性因素有长期睡眠不足等病理性因素包含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精神心理疾病药物因素需与昏迷昏睡鉴别儿童可能因睡眠不足腺样体肥大等引发老年人多与脑血管疾病等相关妊娠期女性早孕期有生理性嗜睡应对原则为生理性原因调整作息病理性原因针对原发疾病治疗。

    一、嗜睡的定义

    嗜睡是一种意识障碍的轻度表现,指个体处于持续睡眠状态,可被唤醒,醒后能正确应答,但刺激去除后迅速再次入睡,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功能。

    二、嗜睡的表现特征

    1.白天过度困倦:患者白天频繁出现不可抑制的睡眠发作,难以维持清醒状态,影响工作、学习或社交活动。例如,正常工作时频繁打盹,无法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务。

    2.唤醒后短暂清醒:被唤醒后能短时间维持清醒,但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较迟钝,停止刺激后很快又入睡。

    三、常见引发原因

    (一)生理性因素

    长期睡眠不足、过度劳累、长期熬夜等可导致生理性嗜睡,通过补充充足睡眠通常可改善。例如,连续熬夜后出现的白天困倦属此类。

    (二)病理性因素

    1.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脑炎等,病变影响脑部调节清醒与睡眠的神经通路,引发嗜睡。

    2.内分泌代谢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因甲状腺素分泌减少致代谢率降低,患者常伴嗜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体内代谢紊乱也可导致嗜睡。

    3.精神心理疾病:抑郁症患者常伴随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同时出现嗜睡表现;发作性睡病患者除白天嗜睡外,还可伴猝倒、睡眠瘫痪等症状。

    4.药物因素:某些镇静催眠药(如苯二氮类)、抗癫痫药(如丙戊酸钠)、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等的副作用可引起嗜睡。

    四、与其他意识障碍的鉴别

    需与昏迷、昏睡区分:

    昏迷:意识完全丧失,无自主运动,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

    昏睡:属较深睡眠状态,需强烈刺激(如大声呼喊、疼痛刺激)方可唤醒,醒后回答模糊或答非所问,停止刺激后迅速再次入睡。

    五、不同人群的嗜睡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可能因睡眠不足、腺样体肥大、发作性睡病等引起。家长需关注儿童睡眠环境,排查上气道梗阻(如腺样体肥大),发作性睡病在儿童中也可出现,需及时就医评估。

    (二)老年人

    多与脑血管疾病、痴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相关。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较常见,夜间睡眠缺氧可致白天嗜睡,需监测睡眠情况,必要时进行睡眠呼吸监测。

    (三)妊娠期女性

    早孕期部分孕妇因激素变化可出现生理性嗜睡,属正常现象,但需排除贫血等病理因素,定期产检监测健康状况。

    六、应对原则

    1.生理性原因干预:调整作息,保证7~9小时充足睡眠,避免长期熬夜、过度劳累。

    2.病理性原因处理:针对原发疾病治疗,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需补充甲状腺素,神经系统疾病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治疗,精神心理疾病优先非药物干预(如心理疏导),药物治疗严格遵循非药物优先原则且避免低龄儿童使用。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