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剖宫产后应该如何护理

剖宫产后应该如何护理

2025年10月29日 16:40:01
病情描述:

剖宫产后应该如何护理

医生回答(1)
  • 冯秀山
    冯秀山主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剖宫产产后护理需注意伤口保持清洁干燥过敏体质留意周围有无过敏反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防体温异常等情况、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取半卧位避免久同一姿势、观察恶露颜色量气味防子宫复旧不良等、饮食循序渐进特殊产妇遵特定饮食原则、鼓励尽早排尿排尿困难处理及盆底肌训练辅助、术后早期床上活动逐步增活动量防意外、家人关心陪伴缓解产妇不良情绪。

    一、伤口护理

    剖宫产伤口需保持清洁干燥,医护人员会定期换药观察愈合情况。产妇自身要避免伤口沾水,穿着宽松衣物减少对伤口的摩擦。若产妇为过敏体质,更需留意伤口周围有无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因为过敏体质可能影响伤口愈合进程,不同体质产妇伤口愈合时间和表现会有不同。

    二、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要密切监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正常情况下,术后可能出现低热,多为吸收热,一般不超过38.5℃,若体温持续高于38.5℃或伴有寒战等症状,需警惕感染。对于高龄产妇或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的产妇,生命体征变化可能更为敏感,需加强监测频率,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三、休息与体位

    产妇需保证充足睡眠,术后建议采取半卧位,这样既有利于恶露排出,又能减轻伤口张力带来的疼痛。休息时要注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适当变换体位。年轻产妇身体恢复相对较快,但仍需注重休息质量,而产后身体较为虚弱的产妇更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确保身体有足够时间恢复。

    四、恶露观察

    正常恶露分为血性恶露、浆液性恶露和白色恶露,持续4-6周。要观察恶露的颜色、量及气味,若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过长、量突然增多或出现恶臭味,可能提示子宫复旧不良或宫腔内有残留等情况。不同分娩情况(如多胎妊娠等)的产妇恶露情况可能有所不同,需格外关注自身恶露变化。

    五、饮食护理

    术后饮食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术后6小时内可少量饮用温水,若无不适,逐渐过渡到流质饮食,如小米粥等,随后逐步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摄入,可食用鸡蛋、鱼肉、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对于有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妇,需严格控制糖分摄入,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而剖宫产术前禁食时间较长的产妇,术后饮食恢复更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加重胃肠负担。

    六、排尿护理

    术后鼓励产妇尽早自行排尿,可通过听流水声等方式诱导排尿。若出现排尿困难,必要时可进行导尿。对于产后膀胱功能恢复较慢的产妇,如高龄产妇或有盆底功能障碍病史的产妇,排尿护理需更加细致,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盆底肌训练辅助排尿。

    七、活动指导

    术后早期可进行床上活动,如翻身、屈伸下肢等,以促进胃肠蠕动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术后24小时可在医护人员或家人协助下坐起,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剧烈运动。肥胖产妇或有下肢静脉曲张病史的产妇活动时需格外注意,活动强度和时机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防止发生意外。

    八、心理护理

    剖宫产后产妇可能因身体不适、对新生儿的担忧等出现情绪波动,家人要给予充分关心和陪伴,多与产妇沟通交流,帮助其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初产妇可能因缺乏经验更易出现心理问题,需重点关注其心理状态,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