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每天晚上失眠应该如何处理

每天晚上失眠应该如何处理

2025年10月29日 19:18:40
病情描述:

每天晚上失眠应该如何处理

医生回答(1)
  • 国红
    国红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向他提问

    失眠可通过规律作息、营造安静黑暗适宜温度的睡眠环境、避免睡前1小时内长时间用电子设备等调整生活方式,通过冥想深呼吸缓解压力、改变对睡眠过度关注焦虑的认知进行心理调节,孕妇可调整睡姿、听舒缓音乐,老年人留意基础疾病并配合非药物干预,儿童保证规律日间活动和固定睡前流程,长期失眠非药物干预无效则需就医排查器质性病变等病因以明确针对性处理。

    一、生活方式调整

    1.规律作息:每天应保持固定的上床睡觉时间和起床时间,即使前一晚睡眠不足,次日也不宜过度补觉,以此维持人体生物钟的稳定性,让身体适应规律的作息节奏,有助于夜间顺利入睡。例如,每天固定22:00上床,6:00起床,长期坚持可调整睡眠节律。

    2.营造舒适睡眠环境:确保卧室安静、黑暗且温度适宜,可使用遮光窗帘阻挡外界光线,使用耳塞降低环境噪音,将卧室温度调节至18-25℃左右,为睡眠创造良好的物理条件。

    3.避免睡前刺激:睡前1小时内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因为电子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是调节睡眠的重要激素,蓝光抑制其分泌会干扰正常睡眠周期。建议选择阅读纸质书籍等相对平和的睡前活动。

    4.适度日间运动:白天可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但要注意避免在临近bedtime时进行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可能会使神经处于兴奋状态,难以进入睡眠状态。一般建议日间运动时间与bedtime间隔3-4小时以上。

    二、心理调节

    1.缓解压力: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放松身心。深呼吸时,慢慢吸气使腹部隆起,感受气息充满腹部,然后缓慢呼气,每次练习5-1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冥想则是专注于当下的感受,排除杂念,帮助平静情绪,减轻因压力导致的失眠。例如,每天安排15分钟进行冥想练习。

    2.认知行为疗法应用:改变对睡眠过度关注和焦虑的负面认知,认识到偶尔失眠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损害,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睡眠问题。比如,当出现失眠时,不要过度担忧“今晚肯定睡不好,明天会没精神”,而是告诉自己“偶尔失眠不影响整体健康,放松心情有助于改善”。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避免随意使用药物改善失眠,可通过调整睡姿,如采用左侧卧位,既能保证胎儿的血液供应,又能一定程度上缓解身体的不适;还可听舒缓的音乐,营造放松的氛围来促进睡眠,但要注意音乐的音量不宜过大。

    2.老年人:需留意是否因基础疾病引发失眠,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应积极配合治疗控制基础疾病。同时遵循上述非药物干预方法,且要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睡眠的药物,若有用药疑问需咨询医生,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3.儿童:保证规律的日间活动和固定的bedtime流程,例如睡前1小时进行固定的亲子互动,如讲故事等,营造良好的睡眠氛围。要考虑儿童年龄特点,避免其接触不适合的电子设备,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电子设备的刺激更易影响其睡眠。

    四、医疗干预情况

    如果长期失眠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经非药物干预无效时,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等导致失眠的原因,由医生进行评估后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医疗干预,此过程中不涉及具体药物的服用指导,仅通过相关检查明确病因以便针对性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