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神经性震颤的症状

神经性震颤的症状

2025年10月29日 22:46:30
病情描述:

神经性震颤的症状

医生回答(1)
  • 王群
    王群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向他提问

    震颤分为静止性震颤、动作性震颤等,静止性震颤在安静时出现,如帕金森病患者一侧上肢搓丸子样震颤;动作性震颤包括姿势性震颤(维持姿势时出现,特发性震颤常见,与遗传等有关)和意向性震颤(有意向动作时出现,小脑病变常见),还提及神经性震颤常伴随肌肉僵硬、运动迟缓、言语障碍等症状,不同震颤及伴随症状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相关。

    一、静止性震颤

    1.表现形式:在肌肉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即安静状态下出现的震颤。例如帕金森病患者,往往首发症状就是一侧上肢的静止性震颤,表现为手指像搓丸子一样的动作,频率通常为4-6Hz,一般在静止时明显,活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这种震颤与患者的年龄、神经系统的病变等因素相关,随着帕金森病病情进展,可能会逐渐累及双侧肢体及头部等部位。

    2.影响因素:年龄方面,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等因素可能增加静止性震颤的发生风险;生活方式上,长期接触某些有毒物质、有神经系统疾病家族史等可能诱发;病史方面,有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等病史的人群更易出现。

    二、动作性震颤

    1.姿势性震颤

    表现形式:患者维持某一姿势时出现的震颤。比如特发性震颤患者常见的姿势性震颤,典型表现为双手平举向前时出现震颤,震颤频率一般在4-12Hz,可能会影响患者的书写、持物等日常活动,这种震颤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约60%的特发性震颤患者有家族史,年龄因素也有影响,多见于中、老年人。

    影响因素:年龄上随年龄增长发病风险可能增加;生活方式中,长期大量饮酒的人可能诱发姿势性震颤;病史方面,有特发性震颤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

    2.意向性震颤

    表现形式:在患者有意向性动作时出现的震颤,越接近目标物体震颤越明显。常见于小脑病变的患者,例如小脑梗死或出血的患者,在伸手拿取物品时,手部震颤会加剧,其震颤频率不定,与小脑病变导致的对肌肉协调控制功能障碍有关,病变的部位、范围等决定了震颤的严重程度,年龄上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有神经系统病变相关基础疾病的人群更易出现。

    影响因素:年龄不是单一决定因素,但有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患有小脑肿瘤、小脑炎症等疾病时,意向性震颤的发生风险升高;生活方式中,头部外伤等可能诱发小脑相关病变进而引起意向性震颤。

    三、其他相关症状

    1.伴随症状

    肌肉僵硬:部分神经性震颤患者会伴有肌肉僵硬的情况,如帕金森病患者除了震颤外,还会出现肢体肌肉发紧、活动不灵活的表现,这与神经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导致肌肉的调节功能异常有关,年龄较大的帕金森病患者肌肉僵硬的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因为随着年龄增长,神经系统的退变会进一步加重。

    运动迟缓:也较为常见,例如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动作变慢,如起床、翻身、行走、转身等动作迟缓,系鞋带、扣纽扣等精细动作困难,这与神经递质的失衡以及神经系统的病变影响了运动调控有关,年龄较大的患者运动迟缓的表现可能更突出,生活方式中缺乏运动等可能会加重运动迟缓的程度。

    言语障碍:一些神经性震颤患者可能出现言语障碍,表现为语音低微、语速缓慢等,如特发性震颤患者在病情进展时可能出现言语方面的改变,这与神经系统对言语相关肌肉的控制异常有关,年龄因素可能会影响言语障碍的表现程度,老年患者可能言语障碍更为明显。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