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儿童遗尿症是什么

儿童遗尿症是什么

2025年10月29日 19:46:35
病情描述:

儿童遗尿症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刘玲
    刘玲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儿童遗尿症是5岁及以上儿童睡眠中不自主排尿的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发病与睡眠觉醒障碍、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膀胱功能异常有关,表现为夜间遗尿为主及可能伴随睡眠、心理问题。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治疗有一般治疗(调整生活方式、膀胱训练)、药物治疗(谨慎使用,如去氨加压素)、心理支持,家长要关注儿童情况,及时带其就诊治疗。

    发病机制

    睡眠觉醒障碍:正常儿童在睡眠过程中,当膀胱充盈到一定程度时,能够被唤醒去排尿,但遗尿症儿童可能存在睡眠觉醒阈值较高的情况,不能及时感知膀胱的充盈刺激而醒来排尿。例如有研究表明,遗尿症儿童在睡眠中对于膀胱膨胀引起的脑电唤醒反应比正常儿童弱。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抗利尿激素(ADH)在夜间会分泌增加,从而减少尿液的生成。然而,约80%的原发性遗尿症儿童存在夜间ADH分泌不足或肾脏对ADH的敏感性降低,导致夜间尿液产生过多,增加了遗尿的风险。

    膀胱功能异常:部分遗尿症儿童存在膀胱容量较小、膀胱不稳定等情况。比如膀胱容量较小的儿童,储存尿液的能力有限,更容易在睡眠中发生遗尿。同时,膀胱不稳定可能导致不自主的收缩,提前引发排尿冲动。

    临床表现

    夜间遗尿为主:主要表现为夜间睡眠过程中不自主排尿,每周至少出现2次,且持续3个月以上。有些儿童可能只是偶尔遗尿,而有些则较为频繁。

    伴随症状:部分患儿可能伴有睡眠不安、多梦等睡眠问题,也有一些患儿可能存在心理行为问题,如自卑、焦虑等,这是因为长期遗尿可能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影响。例如,经常遗尿的儿童可能会因为被同伴嘲笑等原因而出现心理障碍。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儿童的遗尿情况,包括遗尿开始的时间、频率、夜间觉醒情况、白天排尿情况等,同时了解家族中是否有遗尿症的病史。一般来说,如果家族中有遗尿症患者,儿童患遗尿症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泌尿系统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等,以排除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异常、神经系统病变等引起的继发性遗尿。例如检查尿道口是否有畸形、脊柱是否有异常等。

    辅助检查:可能会进行尿常规检查,以排除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还可能进行尿动力学检查,评估膀胱的功能等。

    治疗与干预

    一般治疗

    调整生活方式:对于儿童,要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避免白天过度疲劳,睡前避免大量饮水等。例如,下午4点后尽量少让儿童摄入含水分多的食物和饮料。

    膀胱训练:指导儿童进行膀胱功能训练,通过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来增加膀胱容量。比如让儿童在有尿意时尽量延长排尿的时间间隔,从短时间开始训练,逐步增加。

    药物治疗:如果一般治疗效果不佳,可能会考虑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需要谨慎,尤其是对于低龄儿童。常用的药物有去氨加压素等,但使用时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心理支持:由于遗尿可能会对儿童心理产生影响,家长和医护人员要给予儿童心理支持,帮助儿童树立信心,消除其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例如,鼓励儿童积极面对遗尿问题,让儿童参与治疗过程,增强其治疗的依从性。

    对于特殊人群(儿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密切关注儿童的遗尿情况,及时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同时要注意保护儿童的自尊心,避免因为遗尿问题而给儿童造成心理伤害。如果发现儿童有遗尿情况,应及时带儿童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和规范治疗。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