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手发麻是怎么回事

手发麻是怎么回事

2025年10月29日 14:34:15
病情描述:

手发麻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 王群
    王群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向他提问

    手发麻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手发麻包括姿势不当(长时间保持不正确姿势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和过度劳累(长时间手部重复性劳动致肌肉疲劳、代谢产物堆积);病理性手发麻包括颈椎病(颈椎病变压迫神经根)、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迫)、脑部血管病变(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脑部血管病变致神经受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病程长时出现)、末梢神经炎(营养缺乏、感染、中毒等多种原因引起)。出现手发麻,生理性可通过调整姿势、休息缓解,病理性尤其是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特殊人群需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手发麻发生风险。

    一、生理性手发麻

    (一)姿势不当

    影响因素: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姿势,如手臂长时间受压、睡眠时手臂被身体压迫等。例如,睡觉时长期侧卧,手臂受到身体的压迫,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起手发麻。这种情况在各个年龄段、不同性别中都可能发生,一般是由于不良生活姿势导致,通过调整姿势,解除压迫后,血液循环恢复,手发麻的症状通常能较快缓解。

    (二)过度劳累

    影响因素:长时间进行手部重复性劳动,如长时间打字、织毛衣等,会使手部肌肉疲劳,局部代谢产物堆积,进而引起手发麻。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都可能出现,比如办公室工作人员长时间打字,手工劳动者长时间劳作等。一般在休息后,手部得到放松,症状可逐渐减轻。

    二、病理性手发麻

    (一)颈椎病

    影响因素:多见于长期伏案工作、低头玩手机等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颈椎发生病变,如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等,会压迫神经根,导致神经支配区域出现手发麻的症状,常伴有颈部疼痛、上肢无力等表现。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人群均可发病,长期不良姿势是重要诱因。

    (二)腕管综合征

    影响因素:常见于频繁使用手部的人群,如程序员、木工等。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到压迫,引起手发麻,多为桡侧三个半手指麻木,夜间或清晨症状往往较重,活动后可有所缓解。不同性别、生活方式人群均可发生,频繁手部活动是主要诱因。

    (三)脑部血管病变

    影响因素:如脑梗死、脑出血等,多见于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脑部血管病变导致脑部神经受损,影响神经传导,可出现手发麻的症状,常伴有言语不清、肢体无力、头痛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发病风险较高,年龄较大者相对更易发生。

    (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影响因素: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病程较长时易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导致手发麻,通常是对称性的,可伴有感觉减退、蚁走感等。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不理想、病程较长者发生概率较高,各个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均可能出现。

    (五)末梢神经炎

    影响因素:多种原因可引起,如营养缺乏、感染、中毒等。表现为手足远端对称性的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出现手发麻、疼痛等症状。不同病因对应的人群不同,营养缺乏者多为饮食不均衡人群,感染或中毒者有相应感染或接触毒物史。

    当出现手发麻症状时,如果是生理性的,通过调整姿势、休息等多可缓解;如果是病理性的,尤其是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颈椎影像学检查、脑部影像学检查、血糖检测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中老年人应定期体检,关注颈椎等健康状况,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减少手发麻的发生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