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测冠心病问
如何自测冠心病
-
冠心病可通过症状表现自测和危险因素评估自测初步判断,症状表现包括胸痛的部位、性质、诱发因素及伴随的呼吸困难、心悸等;危险因素有年龄(男45岁以上、女55岁以上风险增)、性别(绝经前后差异)、生活方式(吸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自测仅为初步判断,疑似者需及时就医做进一步检查确诊。
一、症状表现自测
1.胸痛特点
部位:冠心病引起的胸痛多发生在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部、下颌、上腹部等。不同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比如老年女性可能胸痛症状不典型,更多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等。
性质:常为压榨性、闷痛、紧缩感,也可表现为烧灼感。一般持续3-5分钟,如果疼痛持续时间较短(如几秒钟)或长达数十分钟甚至更久,需要引起注意。
诱发因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如愤怒、紧张)、饱食、寒冷等情况下容易诱发胸痛。例如,快步走、爬楼梯等体力活动时可能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
2.其他伴随症状
呼吸困难:在胸痛发作时可能同时伴有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能不能平卧。对于有冠心病风险的人群,如肥胖者、有高血压病史者等,出现呼吸困难伴随胸痛要警惕冠心病。
心悸:部分冠心病患者会出现心悸症状,感觉心跳不规则或心跳加重。有长期吸烟史、有家族冠心病史的人群出现心悸伴胸痛更需重视。
二、危险因素评估自测
1.年龄因素
一般来说,男性45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冠心病发病风险增加。随着年龄增长,血管逐渐老化,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升高,这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2.性别因素
绝经前女性冠心病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发病风险逐渐接近男性。这与女性体内雌激素的保护作用有关,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保护作用减弱。
3.生活方式因素
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冠心病发病风险。吸烟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2-6倍。
高脂饮食:长期摄入高脂肪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会导致血脂升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容易在血管壁沉积,形成粥样斑块,增加冠心病发生几率。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体育锻炼会导致身体代谢紊乱,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而这些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例如,每周锻炼少于3次,每次锻炼时间少于30分钟的人群,冠心病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肥胖:体重指数(BMI)≥28kg/m2的肥胖人群,患冠心病的风险明显增加。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等,进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4.病史因素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血管受到的压力增大,容易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使冠心病发病风险升高。血压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冠心病患病风险比血压正常者高。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体内糖代谢紊乱,同时常伴有脂代谢异常,容易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几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且病情进展往往更快。
家族史:如果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中有患冠心病者,那么个体患冠心病的风险会增加。这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某些遗传基因缺陷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感性等。
需要注意的是,自测只是初步判断是否可能患有冠心病,不能确诊。如果自测存在疑似冠心病的表现或危险因素,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