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

2025年10月30日 20:15:13
病情描述:

接触性皮炎

医生回答(1)
  • 聂小娟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向他提问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接触外界物质后发生的炎症反应病因分原发性刺激与变态反应性临床表现有急性时接触部位红斑肿胀等亚急性时轻度红肿丘疹等慢性时皮肤粗糙肥厚等诊断主要依据接触史与典型临床表现必要时行斑贴试验明确致敏原治疗包括迅速脱离接触物清洗局部及依不同期用相应洗剂霜剂软膏等系统用抗组胺药或短期糖皮质激素预防要识别避免已知致敏物质接触可能致敏物时做好防护且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病因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接触外界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病因分为两类,一是原发性刺激,如强酸、强碱等直接损伤皮肤;二是变态反应性,多为Ⅳ型超敏反应,常见致敏物质有化妆品、金属饰品、植物(如漆树)等。

    二、临床表现

    1.急性接触性皮炎:接触部位出现红斑、肿胀,严重时可有水疱、大疱,疱破后呈糜烂、渗出,伴瘙痒、灼痛。

    2.亚急性接触性皮炎:炎症反应较轻,表现为轻度红肿、丘疹,少量鳞屑,无明显渗液。

    3.慢性接触性皮炎:由急性或亚急性反复迁延而来,皮肤粗糙、肥厚、苔藓样变,有色素沉着或减退。

    三、诊断

    主要依据接触史、典型临床表现,必要时行斑贴试验明确致敏原。斑贴试验是将可疑致敏物质贴于皮肤,观察24-48小时,根据局部反应判断是否致敏。

    四、治疗

    1.避免接触致敏物:迅速脱离接触物,清洗接触部位。

    2.局部治疗:急性期无渗液用炉甘石洗剂,有渗液用3%硼酸溶液等湿敷;亚急性期用糖皮质激素霜剂;慢性期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或尿素软膏等。

    3.系统治疗:口服抗组胺药缓解瘙痒,如氯雷他定等;重症患者可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

    五、预防

    识别并避免接触已知致敏物质,接触可能致敏物质时做好防护,如戴手套、穿防护服等。

    儿童皮肤娇嫩,需特别注意避免接触成人化妆品、刺激性清洁剂等;孕妇接触可能致敏物质需谨慎,必要时咨询医生;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退,应选择温和护肤产品,避免使用强刺激性药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