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尿液黄色什么原因

尿液黄色什么原因

2025年10月30日 16:05:33
病情描述:

尿液黄色什么原因

医生回答(1)
  • 刘树青
    刘树青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尿液变黄可因生理性因素中饮水过少致尿液浓缩及饮食摄入富含黄色素食物引起,也可因病理性因素中泌尿系统感染、肝胆疾病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及某些药物服用导致。

    一、生理性因素

    1.饮水过少:人体每日需摄入足够水分以维持正常代谢,当饮水过少时,肾脏会对原尿进行重吸收,使尿液中水分含量减少,尿色素相对浓缩,从而导致尿液颜色变黄。此情况在各年龄段人群中均可能出现,儿童因新陈代谢相对旺盛且可能饮水量不足,更易受影响,需确保充足饮水以维持尿液正常稀释状态。例如,正常成年人每日需摄入约1500-2000毫升水分,若摄入不足则易引发尿液浓缩变黄。

    2.饮食影响:大量食用富含黄色素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芒果等,其中的黄色素经人体消化吸收后,部分会通过尿液排出,导致尿液呈现黄色。一般来说,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此类食物摄入后,尿液颜色可逐渐恢复正常,这在饮食结构中黄色素摄入较多的人群中较为常见。

    二、病理性因素

    1.泌尿系统感染:当泌尿系统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时,炎症会影响尿液的成分,导致尿液颜色改变,可能出现变黄的情况。儿童由于泌尿系统解剖结构特点,如尿道较短等,相对成年人更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例如,大肠杆菌等病原体感染泌尿系统时,可引发炎症反应,使尿液中出现炎性成分,进而导致尿液发黄。

    2.肝胆疾病:如肝炎、胆囊炎等肝胆系统疾病,会影响胆红素的正常代谢。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出现障碍时,胆红素会进入血液循环并通过尿液排出,从而使尿液颜色变黄。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基础疾病,肝胆功能随年龄增长可能有所减退,更需关注肝胆健康状况,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例如,肝炎患者因肝细胞受损,胆红素代谢异常,可出现尿液发黄伴随皮肤、巩膜黄染等表现。

    3.其他疾病影响:某些药物的服用也可能导致尿液变黄,如服用核黄素等药物时,药物经代谢后可通过尿液排出,使尿液呈现黄色。在用药过程中,需留意药物对尿液颜色的影响,若出现异常且无其他明确生理性因素,应及时咨询医生。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