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宫腔镜检查的定义及操作过程是什么

宫腔镜检查的定义及操作过程是什么

2025年10月30日 20:34:01
病情描述:

宫腔镜检查的定义及操作过程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朱华英
    朱华英副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向他提问

    宫腔镜检查是借助光学仪器观察子宫颈管、内口、宫腔及输卵管开口等部位的妇科内镜检查手段,术前需患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等准备及检查器械性能,操作时暴露宫颈、固定、探测宫腔后插入宫腔镜检查,异常时可采组织病理检查,术后处理相关,妊娠期一般不做除非有医学指征,生殖道急性炎症需控炎后再做,有特殊病史者需评估后谨慎操作。

    一、宫腔镜检查的定义

    宫腔镜检查是借助宫腔镜这一光学仪器对子宫颈管、子宫颈内口、子宫腔以及输卵管开口等部位进行观察的妇科内镜检查手段。它能直接清晰地呈现宫腔内的生理与病理状况,比如可用于排查宫腔内是否存在病变、异常占位等情况。

    二、宫腔镜检查的操作过程

    1.术前准备

    患者准备:患者需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随后对外阴、阴道进行常规消毒,并铺上无菌巾。

    器械准备:准备好宫腔镜相关器械,检查其性能是否良好。

    2.操作步骤

    暴露宫颈:使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再次对宫颈及宫颈管进行消毒。

    固定宫颈:用宫颈钳夹持宫颈前唇,以稳定宫颈位置,方便后续操作。

    探测宫腔:用探针探测宫腔的深度以及方向,为宫腔镜的插入提供指引。

    插入宫腔镜:将宫腔镜沿宫颈管缓慢插入宫腔,依次检查宫颈管、宫颈内口、宫腔前后壁、双侧输卵管开口等部位,通过宫腔镜的光学系统观察宫腔内的具体情况。

    特殊操作(如有需要):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异常,必要时可采集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但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以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术后处理

    检查结束后取出宫腔镜,若存在出血等情况,需进行相应的止血等处理,并告知患者术后的注意事项,如短期内避免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等。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妊娠期女性:一般不进行宫腔镜检查,以免引起流产等不良后果,除非是有明确医学指征且经过充分评估后认为获益大于风险的特殊情况。

    生殖道急性炎症患者:需先控制炎症,待炎症得到有效控制后再考虑进行宫腔镜检查,避免炎症扩散导致更严重的感染。

    有特殊病史患者:如有既往子宫手术史等情况,在进行宫腔镜检查前需详细评估子宫的解剖结构等情况,操作时要更加谨慎,防止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