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失眠的表现及治疗

失眠的表现及治疗

2025年10月30日 22:22:24
病情描述:

失眠的表现及治疗

医生回答(1)
  • 王群
    王群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向他提问

    失眠核心表现为睡眠启动困难、维持障碍或早醒致质量下降及日间功能受损且不同人群表现各异,治疗非药物有认知行为疗法(含睡眠限制、刺激控制、认知治疗等)和睡眠卫生教育,药物治疗为辅助需个体化,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老年人需综合基础疾病等选药并强化睡眠卫生教育。

    一、失眠的表现

    失眠的核心表现为睡眠启动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或早醒,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及日间功能受损。具体表现因人群而异:

    普通成人: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夜间觉醒次数≥2次,早晨过早觉醒且无法再次入睡,日间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症状。

    儿童:夜间频繁醒来、睡眠中哭闹、白天过度嗜睡,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及学习能力,部分儿童表现为对睡眠环境过度敏感。

    老年人:睡眠周期缩短,夜间觉醒时间延长,早醒现象常见,常伴随记忆力减退、行动迟缓等表现,且易受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影响睡眠状态。

    二、失眠的治疗

    (一)非药物干预

    1.认知行为疗法(CBT-I):是失眠治疗的一线方法,包括睡眠限制疗法(通过逐步缩短卧床时间来提高睡眠效率)、刺激控制疗法(仅在有睡意时上床,避免床旁进行非睡眠活动)、认知治疗(纠正对睡眠的错误信念和态度)等,对各年龄段失眠均有效,尤其适合慢性失眠患者。

    2.睡眠卫生教育:指导建立规律作息时间,保持卧室环境安静、舒适、黑暗且温度适宜;避免睡前1小时内使用电子设备、摄入咖啡因或大量液体;白天适当进行体育活动,但避免傍晚后剧烈运动。

    (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作为辅助手段,需遵循个体化原则。常用药物包括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如非苯二氮类药物佐匹克隆等)、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等,但需注意:儿童应优先避免药物干预,以非药物调整为主;老年人使用药物时需警惕药物相互作用及认知功能影响;药物治疗应短期使用,避免长期依赖。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优先通过调整作息、改善睡眠环境等非药物方式干预,避免使用成人失眠药物,若需药物干预需在儿科医生严格评估下谨慎选择。

    老年人:应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及药物相互作用,选择对睡眠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密切监测睡眠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同时强化睡眠卫生教育,维持规律生活节奏。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