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

2025年10月30日 18:23:40
病情描述:

慢性盆腔炎

医生回答(1)
  • 李倩
    李倩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向他提问

    慢性盆腔炎是由急性盆腔炎迁延所致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病因包含病原体持续感染与盆腔持续炎症,临床表现有下腹坠胀疼痛等症状及妇科相应体征,诊断靠结合病史、典型症状、妇科体征及辅助检查综合判定,治疗有抗生素、中药、物理治疗等方法,预防需注重性生活卫生并彻底治疗急性盆腔炎,特殊人群如孕妇用药谨慎、哺乳期考虑药物对婴儿影响、老年患者关注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

    一、定义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多由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病程迁延所致,病理表现包括盆腔组织粘连、增厚及瘢痕形成等。

    二、病因

    1.病原体持续感染: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病原体可在盆腔内持续存在,引发慢性炎症反应,导致组织破坏与纤维组织增生。2.盆腔持续炎症状态:急性盆腔炎未得到彻底治疗,炎症持续刺激盆腔组织,使局部防御机能受损,进而发展为慢性盆腔炎。

    三、临床表现

    1.症状: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部分患者伴有月经异常(如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不孕等情况。2.体征:妇科检查可触及盆腔增厚、压痛,或可扪及包块等。

    四、诊断

    结合病史(急性盆腔炎迁延史等)、典型症状、妇科体征及辅助检查(如B超可见盆腔粘连、包块等,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炎症相关指标异常)进行综合诊断。

    五、治疗

    1.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体药敏结果选用合适抗生素,以控制病原体感染。2.中药治疗:可采用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类中药改善盆腔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3.物理治疗:如超短波、微波等,通过温热效应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利于炎症吸收。

    六、预防

    1.注重性生活卫生,避免多个性伴侣,减少性传播疾病风险。2.急性盆腔炎发作时应及时、彻底治疗,遵循规范治疗疗程,防止迁延为慢性。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用药需谨慎,避免使用对胎儿有潜在风险的药物,治疗应权衡利弊,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案。2.哺乳期女性:用药时需考虑药物是否可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必要时暂停哺乳或选择哺乳期相对安全的药物。3.老年患者:需关注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对治疗的影响,治疗过程中应监测基础疾病状态,调整治疗方案以保障安全。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