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尿道结石

尿道结石

2025年10月30日 21:21:24
病情描述:

尿道结石

医生回答(1)
  • 刘树青
    刘树青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尿道结石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病因包括尿液中晶体物质异常、尿路梗阻及感染,临床表现有排尿困难、血尿、局部疼痛,诊断可通过超声、X线、尿道镜检查,治疗有保守及手术方式,预防需多饮水、调整饮食、治疗基础疾病,儿童要合理喂养,老年人要控基础病定期体检。

    一、定义

    尿道结石是指尿道内形成的固体块状物,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少见,多由尿道狭窄、潴留性囊肿等导致,继发性常来自上尿路或膀胱结石排至尿道受阻。

    二、病因

    1.尿液因素:尿液中钙、草酸、尿酸等晶体物质浓度升高或溶解度降低,易形成结晶,逐步聚集成石。

    2.尿路梗阻: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等可阻碍尿液排出,使晶体物质易在局部沉积形成结石。

    3.感染因素:尿道感染时,细菌、脓块等可作为核心,促使结石形成。

    三、临床表现

    1.排尿困难:表现为尿线变细、点滴状排尿,伴尿痛,疼痛可放射至阴茎头部。

    2.血尿:排尿终末时尿道外口有少量鲜血流出或镜下血尿。

    3.局部疼痛:前尿道结石可在阴茎部触及硬结,有压痛;后尿道结石可经直肠指诊触及。

    四、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可发现尿道内强回声光团及声影,有助于初步定位结石。

    2.X线检查:能显示尿道结石的部位、大小及形态。

    3.尿道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尿道内结石情况,并可取石或碎石。

    五、治疗方式

    1.保守治疗:适用于结石较小(直径<0.6cm)、表面光滑且无尿路梗阻的患者,通过多饮水、多做跳跃等运动,促进结石自行排出。

    2.手术治疗

    尿道外口切开取石术:适用于尿道外口结石。

    尿道镜下取石或碎石术:利用尿道镜进入尿道,直视下取出或击碎结石,适用于后尿道及前尿道舟状窝的结石。

    六、预防措施

    1.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稀释尿液,降低晶体物质浓度。

    2.调整饮食:避免高钙、高草酸、高嘌呤食物过量摄入,如减少菠菜、动物内脏等的食用。

    3.治疗基础疾病:积极治疗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尿路疾病,防止尿液潴留引发结石。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多因喂养不当等导致,需合理喂养,保证营养均衡,避免长期摄入高钙、高草酸食物,家长发现儿童排尿异常应及时就医。

    老年人:常合并前列腺增生等泌尿系统基础疾病,应定期体检,监测泌尿系统状况,控制基础疾病,预防结石形成。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