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瘫指数是什么问
截瘫指数是什么
- 
                                                                        
                        
截瘫指数量化截瘫患者肢体运动、感觉及二便功能障碍程度总分0-6分越高越重,运动功能评下肢随意运动,感觉功能评身体感觉状况,二便功能评二便控制情况,儿童截瘫需关注生长发育与康复训练方式,成年截瘫要考虑基础病史对康复的影响,有基础病史截瘫制定干预措施要避免引发基础病史恶化。
一、截瘫指数的定义
截瘫指数是用于量化截瘫患者肢体运动、感觉及二便功能障碍程度的指标,通过对三方面分别评分后求和得到总分,总分范围0~6分,总分越高提示截瘫程度越重。
二、具体评估维度及评分细则
(一)运动功能评分
观察患者下肢随意运动情况,0分表示运动功能正常,能完全自主进行下肢运动;1分表示下肢有部分运动功能丧失,部分动作无法自主完成;2分表示下肢运动功能完全丧失,无法进行自主下肢运动。
(二)感觉功能评分
评估身体感觉状况,0分表示感觉功能正常,能完全感知身体各部位感觉;1分表示身体有部分感觉功能丧失,部分区域感觉减退或异常;2分表示身体感觉功能完全丧失,无法感知身体各部位感觉。
(三)二便功能评分
判断排尿和排便的控制情况,0分表示二便功能正常,能自主控制排尿和排便;1分表示二便有部分障碍,部分时间无法自主控制排尿或排便;2分表示二便功能完全丧失,完全无法自主控制排尿和排便。
三、不同人群的相关影响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截瘫患者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截瘫导致的运动、感觉及二便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其骨骼发育、神经功能恢复等。在评估截瘫指数时,需特别关注儿童的生长潜力及康复训练对其未来功能恢复的影响,康复训练要遵循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以轻柔、渐进的方式进行,避免对儿童正在发育的身体造成额外损伤。
(二)成年截瘫患者
成年人有自身的基础健康状况、职业等因素。若本身有基础病史,如心血管疾病等,截瘫后评估截瘫指数时,要考虑基础病史对康复过程中运动、二便等功能恢复的影响,康复计划需综合基础病史情况制定,例如有心血管疾病的成年截瘫患者在康复训练时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心血管负担加重。
(三)有基础病史的截瘫患者
对于本身存在其他基础病史的截瘫患者,评估截瘫指数后制定干预措施时,要格外注意避免因针对截瘫进行的干预(如康复训练等)引发基础病史的恶化。例如有糖尿病的截瘫患者,在处理二便功能障碍相关问题时,要兼顾糖尿病的控制要求,防止出现血糖波动等不良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