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急迫性尿失禁

急迫性尿失禁

2025年10月30日 23:17:25
病情描述:

急迫性尿失禁

医生回答(1)
  • 陈亮
    陈亮副主任医师

    内蒙古包钢医院 向他提问

    急迫性尿失禁是指突然有强烈尿意且不能控制尿液流出常伴尿频尿急与膀胱逼尿肌不自主收缩或过度活动相关病因有膀胱过度活动症、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感染及其他局部病变评估通过病史采集、尿流率检查、膀胱测压、尿常规及尿培养进行治疗分非药物干预(膀胱训练、盆底肌训练、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干预(抗胆碱能药物)特殊人群中老年人需关注合并症及药物影响孕妇优先非药物干预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

    一、定义

    急迫性尿失禁是指突然有强烈的尿意,且不能控制尿液流出的一种尿失禁类型,常伴随尿频、尿急等症状,其发生与膀胱逼尿肌不自主收缩或过度活动密切相关。

    二、病因分析

    1.膀胱过度活动症:是常见病因,膀胱逼尿肌不稳定、超敏,导致不自主收缩引发急迫尿意。2.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可影响膀胱神经调控功能。3.泌尿系统感染:细菌等病原体刺激膀胱黏膜,引起膀胱敏感性增高。4.其他:如膀胱结石、间质性膀胱炎等局部病变也可能导致。

    三、评估方法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排尿频率、夜尿次数、尿急发生时间及与活动的关系、是否伴随尿痛等症状。2.尿流率检查:评估尿流速度、尿量等,了解排尿功能。3.膀胱测压:通过测量膀胱内压力变化,判断逼尿肌是否存在不自主收缩。4.尿常规及尿培养:排查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

    四、治疗方式

    (一)非药物干预

    1.膀胱训练:通过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增加膀胱容量,例如开始每1-2小时排尿一次,逐渐延长至每3-4小时一次。2.盆底肌训练:进行凯格尔运动,即收缩盆底肌肉并保持数秒后放松,重复进行,有助于增强盆底肌力量,改善控尿能力。3.生活方式调整:避免摄入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减少液体过量摄入(尤其是睡前)。

    (二)药物干预

    常用抗胆碱能药物,如托特罗定等,通过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来缓解尿急、急迫性尿失禁症状,但需注意药物可能带来的口干、便秘等副作用。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需关注合并症对治疗的影响,如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时,使用某些药物需谨慎,且要注意药物可能导致的认知功能影响,定期评估治疗效果与副作用。2.孕妇: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因为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的干预措施。3.儿童: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手段,如膀胱训练和盆底肌训练,避免过早使用药物,因其代谢和耐受与成人不同,需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