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灌肠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灌肠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025年10月30日 21:51:46
病情描述:

灌肠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医生回答(1)
  • 池添雨
    池添雨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向他提问

    灌肠需评估患者病情、年龄等准备灌肠桶等物品并调节室温,成人多取左侧卧位、小儿仰卧位,轻柔插入肛管,成人插入约7-10cm、小儿约4-7cm,缓慢注入灌肠液,把控急腹症等禁忌证与解除便秘等适应证,密切观察患者反应,严格控制灌肠液温度、量及流速,遵循无菌原则,对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特别关注。

    一、灌肠操作方法

    1.准备工作:评估患者病情、年龄、排便情况等,准备灌肠桶、灌肠液(根据病情遵医嘱选择,常用等渗温盐水等,成人灌肠液量一般为500~1000ml,温度39~41℃,小儿酌减)、润滑液、便盆等物品,调节室温至适宜温度,关闭门窗为患者遮挡。

    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灌肠液量严格按年龄等调整,一般5~7岁儿童约100~200ml,3~5岁约50~100ml。

    2.体位摆放: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体位,成人多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臀部靠近床沿;小儿可仰卧位,臀部稍垫高。

    小儿因生理特点,体位摆放需轻柔稳妥,避免过度挣扎导致操作困难或损伤。

    3.肛管插入:润滑肛管前端,轻轻插入直肠,成人插入深度约7~10cm,小儿插入深度约4~7cm。

    儿童插入时动作务必轻柔,防止损伤直肠黏膜。

    4.液体注入:缓慢注入灌肠液,观察患者反应及液体流入情况,若流入受阻可稍转动肛管或挤压肛管。

    二、灌肠注意事项

    1.禁忌证与适应证把控: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等患者禁忌灌肠;用于解除便秘、肠道检查前准备等为适应证,需严格遵循。

    妊娠女性灌肠可能诱发宫缩等风险,需谨慎评估。

    2.患者反应观察:灌肠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面色、脉搏、有无腹痛等,若出现面色苍白、剧烈腹痛、心慌等不适,立即停止灌肠并采取相应措施。

    儿童对不适反应表达有限,需更细致观察其表情、肢体动作等判断状况。

    3.液体相关注意:严格控制灌肠液温度、量及流速,温度过高过低均可能对肠道产生不良刺激,液体量和流速需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防止因快速大量灌入引起肠道痉挛或脱水等。

    小儿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更要精准控制液体量与流速。

    4.无菌操作与感染预防:操作过程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防止肠道感染,如灌肠用物需定期消毒等。

    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无菌操作更显重要。

    5.特殊人群特别关注:老年人灌肠时动作要轻柔缓慢,防止因肠道蠕动功能减弱等导致损伤;长期卧床患者需注意体位变换时的安全,灌肠后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并观察排便情况。

    老年人肠道黏膜较脆弱,操作需格外轻柔;长期卧床患者灌肠后体位护理可预防压疮等并发症。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