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感冒药一直出汗该怎么办问
吃了感冒药一直出汗该怎么办
-
吃感冒药一直出汗是药物发挥退热作用的表现,一般人群需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注意保暖、保持皮肤清洁,特殊人群如儿童和老年人在补充水分电解质、保暖及皮肤护理上有不同注意事项,若出汗量极大持续久、伴头晕乏力心慌胸闷等不适或出现精神状态改变应及时就医。
一、明确出汗原因
感冒药中常含解热镇痛成分,如对乙酰氨基酚等,这类药物通过促进人体出汗来达到退热的效果,所以吃了感冒药一直出汗首先是药物发挥作用的一种表现。
二、相应应对措施
(一)一般人群
1.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出汗会导致身体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可适当饮用温开水、淡盐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品,以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一般每小时可饮用150-200毫升左右的淡盐水(约0.9%的氯化钠溶液,可按1升水加6克盐的比例配制)。
2.注意保暖:出汗时毛孔处于张开状态,要避免再次着凉。可根据环境温度适时增减衣物,比如室内温度适宜时穿着轻薄干爽的衣物,外出时要添加外套等。
3.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擦干汗液,更换干爽的衣物,防止汗液长时间滞留在皮肤表面引起不适或继发皮肤问题,如每1-2小时更换一次贴身衣物。
(二)特殊人群
1.儿童
水分补充:儿童新陈代谢快,出汗后更易脱水,要更频繁地少量补充水分,可选择儿童专用的电解质补液液,每次少量喂服,如每次10-20毫升,每隔10-15分钟喂一次。
保暖与皮肤护理:儿童皮肤娇嫩,擦干汗液时动作要轻柔,选择柔软的毛巾。保暖时要注意衣物材质,避免过厚或过硬的衣物刺激皮肤,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若出现精神萎靡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
2.老年人
水分和电解质补充:老年人对脱水的耐受性较差,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时要缓慢进行,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心脏负担,可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每次饮用50-100毫升,每隔30分钟左右饮用一次。同时要关注电解质情况,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
保暖与皮肤护理: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保暖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防止烫伤,可通过触摸老人手脚等部位来判断保暖是否合适。皮肤护理时要注意力度,防止擦伤皮肤,定期检查皮肤有无发红、破损等情况。
三、何时需就医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1.出汗量非常大,持续时间很长,如出汗超过24小时仍未缓解。
2.除了出汗外,还伴有头晕、乏力、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尤其是老年人或本身有基础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的人群。
3.出现精神状态改变,如意识模糊、嗜睡等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