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膜炎球菌感染问
什么是脑膜炎球菌感染
-
脑膜炎球菌感染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可致脑膜炎等严重综合征,该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分多血清群且对干燥等敏感,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等风险高,临床表现有脑膜炎和败血症表现,诊断靠脑脊液等检查,治疗尽早用抗生素对症支持,特殊人群儿童等需密切关注及对应处理。
一、定义
脑膜炎球菌感染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又称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可引发脑膜炎(累及脑膜)、败血症(累及血液)等严重临床综合征,是全球范围内导致儿童和成人严重感染的重要病因之一。
二、病原体特征
脑膜炎奈瑟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按其表面多糖抗原不同分为A、B、C、W-135、X、Y等多个血清群,其中A、B、C群是引起全球流行的主要菌群。该菌对干燥、湿热、寒冷及消毒剂敏感,在体外易自溶。
三、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含有脑膜炎奈瑟菌的飞沫可被他人吸入而感染;密切接触如接吻等也可能导致传播,但相对较少见。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青少年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风险较高。
四、临床表现
1.脑膜炎表现:起病急骤,常突发高热、头痛、呕吐,伴有颈项强直、精神萎靡等脑膜刺激征,部分患儿可出现惊厥、意识障碍等,严重者可进展为昏迷。
2.败血症表现:除发热外,皮肤黏膜可见瘀点或瘀斑(压之不褪色),病情进展快时可出现休克表现,如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
五、诊断方法
1.脑脊液检查: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可见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数显著增多、蛋白含量增高、糖含量降低,涂片及培养可发现脑膜炎奈瑟菌。
2.血培养:血液中培养出脑膜炎奈瑟菌可确诊,但阳性率相对脑脊液培养低。
3.免疫学检测:通过检测血清或脑脊液中的特异性抗原、抗体辅助诊断。
六、治疗原则
一旦怀疑脑膜炎球菌感染,应尽早使用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类药物(如青霉素G),耐药情况严重地区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等)。同时需针对高热、休克等并发症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降温、抗休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免疫力较弱,感染后病情进展迅速,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就医并严格遵循医嘱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导致严重后遗症。
2.老年人:老年人抵抗力下降,感染后易出现重症表现,应加强病情观察,积极配合治疗原发病,预防并发症发生。
3.基础疾病患者: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等)的人群感染脑膜炎球菌后,并发症风险较高,需在治疗感染的同时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加强综合管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