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胆汁反流

什么是胆汁反流

2025年10月30日 19:34:32
病情描述:

什么是胆汁反流

医生回答(1)
  • 夏志伟
    夏志伟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向他提问

    胆汁反流分生理和病理两种,发生机制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胃肠蠕动异常等有关,常见原因包括胃肠手术、幽门螺杆菌感染、胆囊疾病、胃肠动力异常等,临床表现有烧心、反酸、口苦等及长期损伤胃黏膜等影响,相关检查有胃镜和24小时食管pH监测,老年人、术后人群、儿童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定义

    胆汁反流是指含有胆汁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的现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胆汁反流较为常见,多为偶尔发生且不引起明显不适;病理性胆汁反流则因各种病理因素导致,可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二、发生机制

    正常情况下,胃与十二指肠之间有幽门括约肌调控内容物的双向流动。当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胃肠蠕动异常(如胃排空延迟)或十二指肠逆蠕动增强时,胆汁等十二指肠内容物便会反流入胃。此外,胃大部切除术后、幽门结构破坏等情况也会破坏正常的抗反流屏障,增加胆汁反流发生的几率。

    三、常见原因

    1.胃肠手术因素:胃大部切除术后,幽门结构被破坏,失去了正常的抗反流功能,易导致胆汁反流;胆胰分流术等胃肠道手术也可能影响胃肠动力和反流屏障,引发胆汁反流。

    2.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胃黏膜炎症,影响幽门括约肌功能,进而增加胆汁反流的发生风险。

    3.胆囊疾病:胆囊炎、胆结石等胆囊疾病可导致胆汁排泄异常,当胆汁排出受阻时,易反流入胃。

    4.胃肠动力异常:如糖尿病性胃轻瘫、系统性硬化症等疾病可影响胃肠蠕动,使胃排空延迟,从而促使胆汁反流发生。

    四、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患者常出现烧心(胸骨后烧灼感)、反酸(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至口咽部)、口苦(口腔内有苦味),部分患者可呕吐出胆汁样物质。

    2.长期影响:长期胆汁反流可损伤胃黏膜,导致反流性食管炎,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还可能引起胃黏膜糜烂、溃疡,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需基于相关研究提示长期胆汁反流与胃黏膜病变的关联)。

    五、相关检查

    1.胃镜检查:是诊断胆汁反流的重要方法,可直接观察胃内是否有胆汁反流,还能查看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如是否存在糜烂、溃疡等。

    2.24小时食管pH监测:通过监测食管内pH值变化,了解有无酸性及碱性反流,有助于判断胆汁反流相关的食管病变情况。

    六、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胃肠蠕动减慢,胆汁反流发生率相对较高。需注意观察有无长期烧心、反酸等症状,若出现应及时就医检查。

    2.术后人群:有胃大部切除等胃肠手术史的人群,要密切关注自身消化情况,如出现呕吐胆汁、上腹部不适等,需警惕胆汁反流复发,必要时就医评估。

    3.儿童:儿童胆汁反流相对少见,若出现反复呕吐、腹痛等情况,需考虑病理性因素可能,及时就医排查,且儿童胆汁反流的诊断与治疗需尤其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基于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