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老年人失眠问
如何治疗老年人失眠
-
老年人睡眠干预以非药物为主导,需指导建立规律作息、营造舒适睡眠环境并避免睡前不良行为,针对情绪导致的失眠用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干预,还可考虑光照疗法等物理治疗;药物干预谨慎实施,优先选非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并考量肝肾功能和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中患基础病的要注意相关病情对失眠的影响及用药安全,鼓励其保持社交家庭给予支持助力睡眠改善。
一、非药物干预为主导
1.睡眠卫生教育:指导老年人建立规律作息,每日固定22:00-23:00左右上床,晨起时间不晚于6:30-7:00,避免日间过长午睡(一般不超过30分钟)。同时营造舒适睡眠环境,确保卧室温度维持在20-24℃、湿度40%-60%,光线昏暗无强光刺激,床铺软硬适中。需避免老年人睡前1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饮用含咖啡因饮品(如咖啡、浓茶)等。
2.心理干预:针对老年人因焦虑、抑郁等情绪导致的失眠,采用认知行为疗法(CBT-I)。通过心理疏导帮助老年人纠正对失眠的过度担忧等不合理认知,例如让老年人认识到偶尔失眠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同时运用放松训练,如渐进性肌肉松弛法,指导老年人逐步放松全身肌肉,每晚练习15-20分钟,缓解心理压力,促进睡眠。对于存在明显心理障碍的老年人,可建议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进一步评估与干预。
3.物理治疗:可考虑光照疗法,根据昼夜节律调整光照。清晨让老年人暴露于自然光线下30分钟以上,刺激视网膜调节生物钟;傍晚则减少光线刺激,营造黑暗环境。此外,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手段也可在专业医疗机构由医师操作,用于调节大脑神经功能改善睡眠,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与操作规范。
二、药物干预谨慎实施
1.药物选择原则:优先选用非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如右佐匹克隆等,此类药物相较于传统苯二氮类药物,对老年人呼吸抑制、认知功能影响相对较小。需充分考虑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特点,避免使用经肝肾代谢负担重且易蓄积的药物。例如,对于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人,需调整部分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种类。
2.药物使用考量:严格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由于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服用多种药物,需确保所选催眠药物与其他药物无不良相互作用。如老年人同时服用抗高血压药物、降糖药物时,要避免催眠药物导致血压、血糖波动过大。同时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如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需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如合并高血压的老年人,需强调控制血压稳定对改善失眠的重要性,因为血压波动可能加重失眠。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要注意睡前血糖监测,避免低血糖引发失眠。在用药方面,要特别提醒家属关注老年人用药情况,防止误服或过量服药。同时,鼓励老年人保持适度社交活动,丰富日常生活,减少孤独感对睡眠的不良影响,家属应多给予情感支持,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助力老年人睡眠改善。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