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如何治疗问
脑梗死患者如何治疗
-
脑梗死治疗分急性期,发病4.5小时内符合适应证可静脉溶栓,6至24小时内合适患者可选血管内治疗;康复治疗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展,含肢体、语言、认知康复,遵循个体化、循序渐进且动态调整原则;二级预防需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多数患者长期服抗血小板药,还需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特殊人群中老年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糖尿病患者防低血糖等,儿童脑梗死遵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谨慎用药。
一、急性期治疗
1.静脉溶栓:若患者发病时间在4.5小时内且符合静脉溶栓适应证,可选用合适溶栓药物进行静脉溶栓,此为改善预后的关键措施之一,需严格把握时间窗及适应证禁忌证。2.血管内治疗:对于发病6-24小时内的合适患者,可选择血管内治疗,如机械取栓等,能有效开通闭塞血管,改善脑血流灌注。
二、康复治疗
1.早期康复:病情稳定后尽早启动康复训练,包括肢体运动功能康复,通过被动运动、主动运动等逐步恢复肢体活动能力;语言功能康复,针对存在语言障碍的患者进行针对性训练,如发音训练、语言理解训练等;认知功能康复,对于有认知障碍的患者开展相应的认知训练项目。2.康复原则:康复训练需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等制定个性化方案,且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训练导致患者疲劳或损伤,需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动态调整康复计划。
三、二级预防
1.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者目标血压为130/80mmHg以下,可选用合适降压药物进行血压管理。-高血脂: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控制在1.8mmol/L以下,使用相应降脂药物来降低血脂。-糖尿病:合理控制血糖水平,通过饮食、运动及药物等综合管理,预防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对脑梗死预后的不良影响。2.抗血小板聚集:无禁忌证的多数患者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以降低脑梗死复发风险。3.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劝导患者戒烟,限制饮酒量,减少吸烟和过量饮酒对血管的损害。-合理饮食:指导患者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等,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取,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运动: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制定适度的运动计划,如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身体机能。-心理平衡: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避免长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病情恢复。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需特别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脏器功能减退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时要更加谨慎,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权衡治疗收益与风险。2.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过程中要警惕低血糖发生,康复训练时避免因过度劳累加重病情,需综合考虑血糖控制与身体耐受情况。3.儿童脑梗死:极为罕见,若发生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谨慎选择治疗药物,充分考虑儿童特殊的生理特点和药物代谢差异,以保障治疗安全有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